原标题: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再签34.5亿大单 一批民生项目受关注

  图文:大桥冬季掉冰凌找到解决办法

图为湖工大低温实验室(未制冷状态)图为湖工大低温实验室(未制冷状态)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柯称通讯员武娜 陈凌)今年1月的大雪后,武汉全城动员上路扫雪除冰的场面,市民们还记忆犹新。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斜拉索上掉落冰凌,砸中来往车辆的新闻,更让不少司机心有余悸。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湖北工业大学获悉,在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开发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昨日下午,武汉市今年第三场“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湖北工业大学专场举行,这也是首场湖北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57个项目在汉落地实施,签约总金额约34.5亿元。在科研成果推介环节,“电热法智能主动路桥融雪化冰系统”等项目受到关注。“简单地说,该系统就像给路桥铺上自动‘电热毯’。我们在路面下铺设碳纤维发热电缆,通过多个感应器搜集天气信息,判断道路即将结冰或积雪时,自动启动加热系统。整个消融冰雪的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通过手机APP监测。”项目负责人、湖工大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博导肖衡林教授介绍,该系统采用新型电热材料和导电路面材料,具有热转化率高、能耗低、环保性强、耐用时间长等特点,整体性能可提高10%-20%,成本却下降10%以上。

  项目合作方、武汉迈克斯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多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系统在高速公路上的安装费用为每公里20万-30万元,相比动辄过亿元的道路建设费用,及每年冬季除雪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和封路损失来说,投入成本极小,带来的安全性提升却不可估量。

  肖衡林还透露,今年1月武汉出现大桥掉落冰凌事故后,武汉市桥梁管理中心委托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寻求解决办法,该院联合湖工大科研小组和迈克斯公司立即着手研究。今年3月,三方共同设计出几套方案,此后来到湖工大-40℃的低温实验室开始实测、调试,最终于上周完成试验,确定了一套可行方案。向多书介绍,该方案考虑在大桥钢索与索套之间埋设发热电缆,系统判断有结冰隐患时自动开始加热,确保不产生冰凌。

  据悉,电热融冰技术已在湖北恩施南鹤公路、建始旅游公路、内蒙神华煤矿及甘肃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京沪高速沂蒙段等路段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