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坐落于群山环抱中 院子坐落于群山环抱中
古清生创作基地 古清生创作基地

  在如今越显浮躁的社会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让许多人心向往之,然而城市中的种种限制让这种企盼成为奢侈,太多数人都被城市所牵扯脱不开身,只能想象那份美好与悠然。在神农架红坪镇一个叫红举村的地方,有那么一位隐士——古清生,他将这一份向往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

  1994年,年轻的古清生背着一台286台式电脑,带着他的文学梦离开黄石闯荡北京;2009年,年近50的古清生离开生活了15年的北京,定居神农架原始森林;2012年,用自己写作的稿费在红举村投资,接手近200亩茶园,白天种茶养花,晚上品饮写作,晴耕雨读,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中国的文人多有田园梦,但真正付之实现的并不多,古清生算是一个。他归隐田园的这一举动,放在现代的背景下有点不可思议,但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又显得顺理成章,对中国传统的文人来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乃是一贯的精神追求,当年的陶渊明也就是因此挂冠而去“归园田居”的,古清生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可以看作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

  如今,古清生在神农架红坪镇红举村经营着一片200亩左右的茶园,常常自称是一名“职业农民”。

   去红举村和古清生喝茶聊天

  从神农架的木鱼镇出发,跟古清生相约红举村的茶园。天空下着小雨,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一直行驶,放眼窗外,沿途山峦云烟缭绕似仙境一般。经过3个多小时,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我们才到达这个连信号都已经几乎没有了的红举村,据说这里曾经是个镇子,出过举人,因为地理位置太偏,镇政府都搬走了,仅剩下一个自然村。村子四周环山,我们进来的路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古清生的别墅就坐落于群山怀抱之中,是一座大院子,灰瓦白墙二层小楼,三排平房,还有几亩种了十几种花草的“百草园”。

  走进院子,初见古清生,他身着一身颇有年头的装束,灰色T恤旧的不能再旧,卡其长裤沾满泥污,身材高大,圆肚微胖,不修边幅,感觉这与文章里心思细密的那个“古清生”并不太匹配,但这就是现实中的古清生,性格直爽,不拘小节。

  我们到访时,古清生正在忙着装修布置房子,准备把空闲的房间放到网上进行民宿经营。看到有人前来,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活招呼我们进屋,拿出他自种的茶叶泡上一壶让我们品饮,喝到口里有股淡淡的清香,口感微甜,味道清淡,甚好。“我的清茶能达九泡之多,这是其他茶做不到的,现在用来泡茶的是一些碎茶,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古清生饶有兴致地和我们边喝边聊他的故事。

  他从小就喜欢养殖一些花草,平时更是“没有好茶就写不出字来”。2007年,他来神农架进行考察,当地的生态瞬间吸引了他,“神农架地处北纬31度神秘线附近,各地的自然风貌都在此交汇,森林也是混种林,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生态。”他说,“我发现这个地方种茶确实太好了,于是下决心留下来了。”

  如今,他经营着自己的茶庄,每日亲力亲为地整理自己那近200亩的茶园,吃着自己种植或从当地农民处收购回来的有机蔬菜和粮食,每天在丛林鸟叫声中醒来,在漫天繁星中睡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原始而淳朴的生活,他说:“我想要正常的活下去”。

  我不做世界第一 我的茶世界第二

  在还是一名“北漂”时,古清生就买500块一斤的茶,他说必须喝好茶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每次买的茶总感觉不是最好的,直到自己种茶,才真正满意。

  一说到种茶,古清生表现出一种文人所特有的傲气,“我不做世界第一,我的茶世界第二。”古清生坚定地说。而其信心除了来自于自己多年喝茶的经验与独特的种茶方式,也与神农架这独特的一方水土气候离不开关系。神农架的海拔高度,气候风貌等十分适合种茶,深山中的腐殖土就是最好的肥料,这种生物多样性很高的深山中的腐殖土富含大量的有机物,矿物质以及微生物,能极大的提高土壤的肥力,适合茶树的生长。

  和别人的茶庄不一样的是,他的茶园里还种有许多兰花和其他一些植物,他说:“植物之间其实也是有天敌和促进关系的,兰花就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同时能让茶也带有一点兰花的清香,古代给皇帝种的茶就会在茶园中种一些兰花。”如今,许多朋友慕名前来买他的茶,为这悠悠茶香,更为这一方水土。

  这不是理想中的生活 但这是令我满意的生活

  对于如今的城市生活,古清生说:“我已经不适应城市的生活了。”山里的生活,远不是清净所能形容,夜深之后,一点人生都没有,只是在万籁俱寂之中偶尔传来虫吟鸟叫,以前在北京的喧嚣、浮躁,都没有了,才终于有时间对过去的很多事情进行回味和分析,脱离到群体之外,从一个个人的理性视角来看,理解了很多曾经批判的事情,特别是在有人来买茶叶之后,“在网上买茶咨询超过五分钟,我一般就会劝他们不要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茶。”曾经是个“愤青”的他说:“商人其实很难,商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我虽然卖茶,但我不是商人,我只是个农民。”“我建议大家每年,或者每隔几年,来山中小住一两个月,脱离到大众之外,对人的生活是有好处的。”

  几年过去了,在山里住长了,吃惯了原生态的有机蔬菜和粮食,他说:“我现在吃到不是有机的食物,我会不舒服,是不是有机蔬菜,我一吃就感觉出来了。”对现在的日子,他表示“这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但这是令我满意的生活。”(图文/陈智通 童筱轩 李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