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发布排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哪个城市排下去,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改善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争取大家都是并列第一。”报告课题组负责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俞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5年来,中国市级政府财政公开与透明情况有了较大进步,这得益于《预算法》的通过、中央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的配合,以及新闻媒体的持续关注,这都极大地推动了各地政府部门财政的进步。”

  63个城市得分60以上,排名前三的还是北上广

  通过对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市政府财政透明度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研究,课题组得出了“2016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排行榜”。排名前6名为北京、广州、上海、珠海、武汉、杭州;按百分制核算,得分80以上的城市有4家,得分70及以上的城市有20家,得分60以上的城市有63家,相较于去年有较大的进步。

  俞乔表示,不管是从总得分还是细项得分来看,相比于去年,地级及以上市政府在财政透明度建设上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进。比如,今年公共财政的明细科目公开情况要明显好于去年,越来越多的市政府除了公布自己的财政报告,还在网上公布了详细的收支明细表格,没有提供表格的市政府中,也有一些在政府财政报告中细化了报告项目。

  俞乔告诉记者,在地级及以上市政府中,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市政府的财政信息公开做得最好,得分非常接近,为其他市级政府财政公开起到了标杆与示范作用。这三个市政府的财政公开情况连续多年都名列前三位,而且交替排在首位。2016年的排位为北京第一、广州第二、上海第三,与去年排名相同。

  其他排名前10位的城市,如珠海、武汉、杭州、天津、清远、成都、温州,财政透明度也较好,而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说明东部沿海城市在经济建设领先的同时,对政府管理的制度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今年西部地区仅成都市排名进入了前10,位列第9位。

  而今年县级政府财政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与地级政府完全相同,与去年情况相似,县级市得分普遍要低于地级市,其中得分70以上的县级市仅有三个:云南省大理市(第一)、广东省乐昌市(第二)、江苏省江阴市(第三)。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人在武汉 官方微信(v5d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