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我省天门石家河遗址入选,并在公众微信投票环节以46万票高居榜首。

  始于1990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在石家河遗址之前,我省已有叶家山(2011年)、文峰塔(2013年)、郭家庙(2014年)、铜绿山(2015年)等考古项目陆续入选。

  27年来,我省获此殊荣的考古项目共有10个,5个集中在最近6年。六年五度入选,在全国也属罕见。

  频频获奖的背后是什么?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说,这得益于几个转变。“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文物保护,考古先行”的科学理念,逐步实现从配合基建的被动性考古向专题考古学研究的主动性考古转变,从传统考古向加强高新技术运用和多学科联合转变,同时主动为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变被动为主动

  带着重大课题去发掘

  我省地处长江中游,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集中区域,在中华文化遗产版图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我省共有3647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总量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古遗址9761处、古墓葬13654处,地下文物占比达64.2%。还拥有楚纪南故城、盘龙城、石家河、屈家岭、铜绿山等9处国家级大遗址。

  黎朝斌介绍,省文物局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加大考古经费的投入力度。“十二五”以来,开展了近30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面积达3.5万余平方米。

  这些考古发掘带着重大课题开展,取得了新突破。其中,宜昌万福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探索研究楚文化起源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叶家山、文峰塔、郭家庙曾国墓地的考古发掘,使得传世文献中鲜有记载的曾国的年代序列、文化内涵基本厘清,这在商周考古中实属罕见。以石家河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则推动着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和中华文明起源重大课题的研究。

  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省作为考古强省的雄厚实力,对于提升湖北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高科技大显身手

  不再是一把洛阳铲走天下

  曾经,考古工作者靠一把洛阳铲(田野考古工作中使用的探铲)行走天下。如今,遥感信息、虚拟现实、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大显身手,有效帮助考古工作者还原历史真实。

  近年来,我省累计实施考古科技创新项目16项,涵盖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资料整理等各环节。一批信息平台的建成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考古工作整体水平。

  其中,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考古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科技支撑项目”,获评“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随州叶家山墓地实施的三维数字考古,在全省首次实现了考古发掘项目三维数据采集与虚拟复原。恩施容美土司遗址群三维扫描建模,为公众提供了更好的交互体验。随州曾侯乙陪葬墓出土帐篷青铜构件复原,率先实现了文物构件的虚拟无损拼接(组装)和三维可视化展示。

  机载激光测绘与三维信息系统项目,可过滤掉地表植被、无关建筑物等信息,更方便对遗址地形、地貌进行宏观考察及微观测量。该技术由我省率先在荆州大遗址保护工作中应用,2014年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后在石家河遗址、屈家岭遗址推广。

  从关起门考古到开门考古

  深入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

  长期以来,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代表的我省考古队伍,长期扎根考古田野工地,兢兢业业。

  近5年,在这些考古队伍的基础上,我省聘请国内知名考古学家组成学术顾问组,广泛参与到考古发掘中。石家河遗址考古就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联合实施。下一步,盘龙城遗址考古还将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

  为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我省一方面组织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到重大墓葬的发掘现场,第一时间实施保护;另一方面,尝试实验室考古,将棺椁等特殊出土遗存整体截取、打包,运回实验室进行深入清理。

  同时,考古工作高度注重多学科的融合,积极与植物、动物、地质、音乐等学科开展交流与合作。本次石家河遗址考古,就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及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等展开合作。获得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铜绿山矿冶遗址项目,则与北京冶金专家甚至公安部刑侦专家展开密切合作,最终揭示了完整的古代矿冶生产链条,被认为是“中国矿冶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使得湖北考古界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我省先后举办了叶家山、屈家岭、盘龙城、纪南城、石家河等高规格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2015年,结合“长江经济带”战略,我省联合江西、安徽、湖南等省成立了“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秘书处设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绿山工作站。

  去年10月,时隔4年的全国考古工作会举行,国家文物局将会议地点选在湖北,充分体现了对我省文物考古工作的肯定。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