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方舱实验室里的90后“病毒猎手”
![](http://n.sinaimg.cn/hb/crawl/481/w549h732/20220411/a94e-a1c31a1803c48e9167a4a734e221e9a5.jpg)
新华网武汉4月9日电(史海燕)4月7日晚上11点,从上海宝山区兰卫方舱实验室走出,湖北石首市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刘雅琴已经连续工作了10个小时,隔离服已被汗水湿透。
刘雅琴今年24岁,是一位“90后”,在湖北石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得知医院将派检验人员驰援上海进行病毒检验工作,刘雅琴主动请缨。同事问她,以前没去过方舱实验室,和新冠病毒打交道不怕吗?她说,能为上海早日战胜疫情做点事,很开心。
4月3日,刘雅琴跟随湖北援沪医疗队来到上海,她被分配到宝山区兰卫方舱实验室三区,负责核酸扩增和产物分析区,主要完成二区(样本制备区)已提取完成的病毒核酸的扩增和产物分析。核酸扩增和产物分析是整个核酸检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工作的重要性,从业人员被称为“病毒猎手”。
刘雅琴的笔记本上记下有自己在方舱实验室的工作日志。4月4日22:30进实验室,4月5日7:00出实验室,共完成处理标本7900管;4月6日13:00进实验室,23:00出实验室,共完成处理标本15124管;4月7日13:00进实验室,23:00出实验室,共完成处理标本17108管……
刘雅琴和4名队员,一起负责五十台仪器的上机和结果初审,包括对阳性结果的登记。登记阳性结果的标本由二区找出来再次点样,三区再重新上机复查,确保结果的准确。进一次舱,要穿着密闭的隔离服持续工作10个小时,回到宿舍经常因疲惫倒头就睡。
![](http://n.sinaimg.cn/hb/crawl/477/w549h728/20220411/6459-f9e5d885489c57e4314a59a03e29d6b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