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幸福生活的青头潜鸭。新华网发 魏斌摄

  新华网武汉11月3日电(连迅、余凌云)青头潜鸭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大批青头潜鸭来到武汉生活、繁殖、安家。

  青头潜鸭体圆,头大,长相憨萌,雄鸟头颈近黑色,繁殖期泛绿色光泽,雌鸟体羽褐色。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介绍,青头潜鸭是东亚特有的潜鸭,繁殖于俄罗斯东部和中国东北地区,越冬于中国南方,在日本、韩国、缅甸、泰国、孟加拉国以及印度有零散越冬记录。百年前青头潜鸭十分常见,上世纪末期,这一物种数量骤降,如今基本只分布在中国。

  2014年春,武汉黄陂鸟类志愿者在府河湿地发现青头潜鸭。新华网发 卢群摄

  颜军说,2009年,青头潜鸭重新回到武汉市民视野,此后就成了江城的“常客”。2014年,武汉黄陂鸟类志愿者在府河湿地记录到青头潜鸭繁殖行为。2015年,世界水禽与湿地基金会物种保护项目负责人理查德•赫伦专程来汉,经考察后认定:“青头潜鸭已经在此安家,武汉是它们在全球最南端的繁殖地。”2019年,武汉市观鸟协会志愿者又在武汉牛山湖发现了青头潜鸭繁殖现象。

  青头潜鸭小鸭破壳而出。新华网发 卢群摄

  2020年,武汉市观鸟协会一名会员在武汉豹澥湖附近采风时,发现了青头潜鸭,有近20只。2021年,生活在豹澥湖的青头潜鸭数量继续增加。2022年3月的一天,武汉市观鸟协会协会志愿者在豹澥湖一处鱼塘里发现了110只青头潜鸭,它们是在这里开“相亲大会”。当时的场面十分有趣:雄鸭卖力地在雌鸭面前表现、炫耀,吸引对方注意。配对成功后的鸭子就会成双离开,之后它们会在附近寻找合适的环境开始繁殖下一代,完成交配、筑巢、下蛋、孵化、带娃等使命。

  在豹澥湖繁殖地里,出生一周左右的青头潜鸭雏鸟跟着妈妈在水面游弋。新华网发 王汉摄

  在豹澥湖繁殖地,出生2-3周的青头潜鸭雏鸟在水面游弋。新华网发 颜军摄

  “今年在豹澥湖,我们观察的10个青头潜鸭巢里面,共有99枚卵。”颜军说,今年5月份以来已经有73只鸭宝宝在豹澥湖诞生。到8月份,最早出巢的雏鸟已经长大。湖中水草、螺蛳、小型鱼虾等都是青头潜鸭的美食。“由此,青头潜鸭在武汉有记录繁殖地1个变3个,它们的栖息地在武汉不断扩圈。”

  武汉科研人员收集青头潜鸭粪便进行研究。新华网发 颜军摄

  2019年起,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主导开展了“青头潜鸭繁殖生境研究与救护”项目。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说,研究团队一方面在全市青头潜鸭栖息地大范围进行生境调查,通过环境DNA、碳氮同位素测定,分析青头潜鸭的习性和食性等;另一方面对几个典型生境开展生态格局演变研究,分析用地性质和环境变化对青头潜鸭种群数量的影响。“依据研究成果,我们将在青头潜鸭的最初发现地黄陂祁家湾,营造一处青头潜鸭生境恢复示范区。”李鹏憧憬,在这里将会有最适合青头潜鸭生活的环境,有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让它们生活得更加安全和舒适。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开展青头潜鸭数量调查。新华网发 颜军摄

  如今,青头潜鸭在武汉已经有11个分布点,分别在东西湖、黄陂、新洲、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江夏区等区域,包括童家湖、武湖、涨渡湖、东湖、豹澥湖、牛山湖、梁子湖、沉湖等湖泊湿地,几乎遍及武汉市。经武汉市观鸟协会长期观测判断,目前生活在武汉的青头潜鸭预计达到了500只。

  武汉环保志愿者巡护青头潜鸭。新华网发 颜军摄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对繁殖地的要求更高,水域的开阔度、巢区隐蔽度、孤岛沙洲相距水面的高度、潜水水域的深度、水质的清洁度、可供采食的水生生物丰富度等都是影响因子,堪称湿地“环境测评师”。近年来,武汉市不断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既是留鸟的家园,也成为候鸟的重要驿站。

  青头潜鸭在武汉幸福生活。新华网发 魏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