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泥巴公社各地门店大规模关门 互联网家装面临洗牌
张珩、石英婧
“还我们的血汗钱!”近日,著名互联网家装品牌——湖南泥巴公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泥巴公社”)出现了“全国性”的门店关门,高管失联,疑似“跑路”的状况。
在《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中,“没想到”成为了受访者口中的高频词。业主没想到这家全国性的互联网家装公司突然垮台,员工没想到核心高管“失联”,项目经理没想到自己和手下装修工人的工资没有了着落。
无论是普通员工、业主还是项目经理,都表示泥巴公社此次大规模关门事件来得突然,几乎毫无征兆,他们成了此次事件的受害者。
从目前各地的公开报道来看,南宁、合肥、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均在同一时间段——5月中旬出现了上述状况。记者实地探访了上海和南京地区的泥巴公社,也已经人去楼空。上海地区负责接受报案的派出所民警向记者表示,自己不是很清楚具体的情况,需要向领导汇报。
泥巴公社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突然出现全国多处门店关门的状况?为此记者多次致电泥巴公社董事长谭传尚、公司高管黄凯等,但是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或者关机状态。
突然“跑路”?
5月15日下午,泥巴公社的相关人员通知武汉业主王友庆(化名)——“公司可能出问题了”,随后王友庆便直接冲向了泥巴公社的分店,等他到达的时候,门口已经有大量的业主情绪激动地围住了泥巴公社门店。第二天,当地的维权群就成立了,短短数天中,加入维权的业主就达到了近400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另一位业主李丽(化名)向记者说:“很多人都是在外地工作或者太忙,才选择让泥巴公社‘全包’(即全权负责之意),直到这两天才知道出了问题,所以群里面的人一直在增加,涉及金额不完全统计接近1800万元。”
但在5月15日出事之前,是否出现了什么蛛丝马迹?记者查询发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相关媒体报道中已经出现了大量有关泥巴公社的负面信息,比如“收钱不开工、装修质量很差、进度拖延严重等”。但是业主没有想到,泥巴公社“跑路”了。
“这么大一家公司,全国各地都有分店,不可能出事。”李丽称,这是她在签订装修合同并且交钱时的心态。王友庆则表示,线上的业主都是在淘宝、天猫上看到泥巴公社的信息,其他人也是从线下的广告宣传知道了这家企业,尤其是在今年的“五一”节还有一次大规模的促销,许多人都被吸引了过来。而此时距离泥巴公社“出事”已经不足两周时间。
不只是业主,普通的员工也一样没想到。那么大一家公司,怎么突然就“跑路”了呢?“上个月还在正常发工资,这个月就没了。”设计师王宇航(化名)向记者表示,“先前都很好,最差的一个月,武汉的业务流水也达到了六七百万元,按道理来说,应该非常有钱。”但是5月份突然垮台,武汉200多位员工除了工资低的发了全薪,大部分人都只发了1500元的底薪,而拖欠工资最多的员工“薪水拖欠了近万元”。另外一位泥巴公社员工徐丽清(化名)也向记者“喊冤”,自己家的装修也是委托泥巴公社,并且交了上万元的意向金,现在也“打了水漂儿”,还饱受业主的指责。并且,有些业主认为店长级的管理人员知道一些内情,徐丽清对此则不认同,她表示,店长也是到“最后一刻”才知道无可挽回,不比业主早知情。真正清楚情况的只有地区财务总监和武汉城市总经理。
神秘的资金流向
在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泥巴公社的运营极其不正规,资金的流向也很成问题。上述两位泥巴公社的员工王宇航和徐丽清均表示,泥巴公社和他们签订合同时,要求员工自愿放弃“五险一金”的缴纳,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与此同时,工资根本不是从泥巴公社的公司账户中发出,而是直接从高管的私人账户流向普通员工。
负责施工的项目经理和材料商也是一样,项目经理吴有志(化名)称,自己手下的施工队薪水早期来源于泥巴公社的母公司,湖南苹果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苹果装饰”)随后也变成了私人账户,最早拨款是“一周两次”,中期变成了“一月两次”,最后直接停止了拨款。他表示,泥巴公社中级管理人员吴兴(化名)曾经私下透露,“一个工程项目的钱损失30%已经是极限了,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其剩下的70%现金完全可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很难出现欠下业主、材料商、项目经理等方面多达数千万元的款项。吴有志表示,目前,仅武汉地区泥巴公社拖欠100多位项目经理的工程款就高达1500万元,“其资金流向肯定有问题”。
吴有志并称,在款项出现拖延的时候,泥巴公社曾经从总部派出专员前来解决。吴兴认为,最早可能发现出问题的是材料商,尤其是在4月中旬苹果装饰“出事后”,材料商要求泥巴公社必须付全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挤兑。
公开报道显示,4月中旬,苹果装饰湖北分公司因为经济纠纷,其法人代表被武汉武昌区公安分局带走。这一事件在苹果装饰全国多家分公司快速“发酵”,导致门店纷纷“歇业”。随后在5月5日,苹果装饰董事长李齐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苹果装饰已经下放了所有的人事权和财权,总公司只收取1.2%的管理费,在品牌推广也下放到独立品牌之后,管理费进一步下降到了0.9%,总部无权干涉分公司的运营,所以一地出事就可能导致“连锁引爆”。
经营承压 拷问行业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业主与泥巴公社的另外一个争执点是收费情况混乱,工期拖延严重。上述业主王友庆表示,公司在签合同时没有书面承诺工期的时长,只是在口头上进行了承诺。另外设计师也经常更换,导致设计和选材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严重拖延工期,这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光是负责自己家装的设计师在一年内就换了三四个,每次都要重来。”王友庆说。
但员工方面对于拖延问题并不表示认同,王宇航表示,业主抱怨公司离职率太高、设计师经常换人也确有其事,不过这主要“看团队”。只要客户不更换设计方案,新设计师只需跟随先前定下的方案继续推进即可,所造成的麻烦不会太大,只有在客户不断改变主意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严重的拖延。吴兴也认为,家装行业具有特殊性,业主和家装公司之间互信比较低,导致反应较大,实际拖延工期并不严重。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合同显示,双方确实没有确定工期的时长,并且在另一份补充协议中还显示,签署双方明确表示,任何口头承诺无效。
另外,业主们对于收费状况的混乱也颇有微词。王友庆称,自己的意向金交付了超过50%,首笔施工款缴纳了20%,也就是说,在装修开始前,其缴纳的资金已经超过了70%。按照装修行业的规定,意向金不能超过30%,每一个工期完成即缴纳合理的费用,泥巴公社的收费节奏明显不正常。上述业主李丽表示,自己的意向金交了30%,随后开工费达到了全款的65%,尾款只有5%。
吴兴对于这个问题也并不认同,他说,泥巴公社在收费上和其他家装公司没有太大区别,收费节奏都是一样的。对于具体业主的情况,他表示自己不是太清楚,所谓95%的收费可能因为项目是局部改造,收费和一般的家装不一样。
在泥巴公社出问题之后,不同的利益方之间还爆发了一定的冲突。许多业主因为无法和项目经理达成一致,被项目经理把已经装修完毕的工程给“扒了”。而更多的业主还在等待着进一步的处理结果。吴有志表示,很多项目经理欠了施工队大量的工资,压力较大。吴有志还称,目前武昌区政府已经承诺介入,帮助解决问题。警方也已经开始调查,试图查清具体的情况。
记者致电武昌区政府方面进行求证,对方表示,由于受害人众多,政府多个部门已经开始协调调查整件事项,具体的情况“不方便透露”。
翻开互联网家装的名单,泥巴公社已经不是第一家“出事”的互联网家装品牌。近期,疑似倒下的互联网家装包括米兰大宅、一号家装、苹果装饰、柠檬树等等。
中国家具建材装饰协会秘书长胡中信表示,近期互联网家装集中出问题主要是因为成交率不高。他说:“互联网家装的名声非常响亮,但很多时候是‘叫好不叫座’,尽管人气很旺,可是签单率低下导致收益不足。”网络上还有部分人士认为互联网家装可能受到银行贷款收紧的大环境影响,导致资金链断裂。对这个问题,胡中信称,贷款不是主要原因,经营才是。
同时,一位家装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家装行业需求很大,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刚需、现金流等指标给互联网家装企业的高速扩张提供了可能,不过装修的流程毕竟很长,不能只依靠互联网在前端吸引客户,后期的施工、交付环节如果跟不上,外加扩张太快超过了承受的服务半径,装修质量出问题就成了大概率事件,投诉、跑路都有可能上演。
对于互联网家装行业的未来预测,这位资深人士表示,家装行业整体处于线上线下融合的状态,虽然互联网家装目前渗透率还不高,但这个趋势未来会进一步加强。从长远来说,平台模式可能会更有效,毕竟单独几个大体量的装修公司并不能满足全国范围的用户需求,装修行业本地化、区域化状况不可逆。装修行业属于那些既有强大流量能力和品牌背书,同时又有强力管控机制,能降低平台系统化风险的企业。
本报记者刘媛媛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