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孙中山建国方略图》图为:《孙中山建国方略图》
图为:《清国大地图》中的武汉附图图为:《清国大地图》中的武汉附图

  本报记者黄莹 通讯员卢奕

  昨日是辛亥革命103周年,65位民间藏家的163件(套)辛亥革命实物现身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一张民国时期的《孙中山建国方略图》首次现身,绘制出了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一张来自日本的《清国大地图》将武汉三镇清晰标注出来,也显得颇为珍贵。

  《孙中山建国方略图》首现江城

  长江流域水利被单列标注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介绍,《建国方略图》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绘制,彩绘了当时的中国全图。附带《建筑乍浦为东方大港设计图》、《改良广州为南方大港设计图》等7幅附图,广州、上海、天津等城市规划成大港口的设想跃然纸上。

  辛亥革命博物馆保管研究部相关人士介绍,7幅附图中有一幅《整治扬子江水路计划图》,在该图上武汉三镇清晰可见。实际上,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里也提及了不少关于武汉的规划,甚至当时他就提出武汉要通过隧道把三镇连接起来。

  该图的捐献方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介绍,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对我国铁路水利工程有一些构想。对比如今,长江三峡大坝、进藏铁路等当年未能完成的诸多宏伟理想,都已成为现实。

  海外辛亥藏品《清国大地图》

  汉口租界等地有详细标注

  辛亥革命发生不到1个月的时间,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出版发行了《清国大地图》,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辛亥革命打响后,全国各地的起义地,这样一幅全国各地响应武昌起义的示意图,只是昨天海外辛亥革命藏品中的一个代表。

  武汉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方,武汉三镇在《清国大地图》中被作为革命根源地的附图详细标注出来。记者在附图上看到,扬子江、汉水把武汉分为三镇,汉口江边的英租界、俄租界等被清晰地绘制出来,武昌的蛇山、汉阳的月湖等在地图上也有标注。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介绍,10月10日如今已成为有代表性的“双十捐献日”,今年是该馆第三次集中接受民间收藏家的捐赠。前两年,捐赠品还是来自国内的各民间收藏团体,今年首次扩展到了海外。

  据悉,本次辛亥革命藏品根据实物的质地和类别,分为“世纪硝烟”、“故纸书香”、“民生万象”、“岁月流‘金’”、“共和纪念”5个部分,展期为1个月,市民可前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