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升级改造后的武汉动物园举行了首次压力测试。据悉,改造后的武汉动物园湿地花园特色更加鲜明,除天然的湖光水色,还有人工打造的滨湖广场“小微湿地”景观。在整个参观路线上,有样式各异的精致花径点缀。
按动物栖息地划分为五大展区
目前武汉动物园面积为67公顷,展示世界各地珍稀动物138个品种、1100余只。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万聪介绍,经过腾挪巧思,武汉动物园目前整体设计理念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全园展区不再以物种类别划分,而是以栖息地重新分为五大主题动物展区:非洲区、亚洲区、美洲区、大洋洲区、百鸟世界区。
例如,主题展区原来所有的灵长类都在一个展馆里,但现在按栖息地划分后,非洲的黑猩猩、黑白疣猴、环尾狐猴等住在茂密的刚果雨林区,跟生活在草原的非洲象、长颈鹿等老乡们当邻居;亚洲的金丝猴、黑叶猴、长臂猿等住在山林王国,跟拥有竹海的大熊猫、小熊猫一样,都在亚洲区。
为什么要按栖息地进行展示?负责此次武汉动物园改造的总设计师黄炎解释:“动物分类都是从人的角度来认知,猴子并不知道自己是‘灵长类’。而栖息地则是动物更自然的归属,这样分区,为的是尽可能模拟自然,同时也强调动物园的科学属性——作为重要的科研科普场所,它应当向游客们尽可能地展示野生动物原有的状态,包括地理分区、栖息地特点等,帮助大家认知自然。”
设计游客栈道让动物与人“平视”
改造后的武汉动物园有三条道路系统:地面的全园主路——连接不同主题展区和功能区;空中的游览栈道——展区内的参观路线;地面的管理通道——饲养员等内部管理操作使用,游客不可通行。
“修栈道的出发点,也是以动物为先,而不是从增加人的观感出发。我们在设计场馆时,地形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需求,有山地、峡谷、草原等不同变化,游览栈道随之上下起伏,是为了尽可能让人和野生动物始终处于‘平视’视角。比如在亚洲区的猴山,栈道升高是为了能平视爱爬高的猴子们,栈道下降则是可以平视地面活动的一些小型动物。”黄炎说。
而这种“平视”的视角背后,是更进一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过去,动物们的展示方法多为“下陷”式坑穴。典型案例是武汉动物园改造前的“狮虎山”,游客走上高台,俯瞰坑中的动物——这让人看起来更像是自然的“征服者”,猛兽则更像“玩物”。
视觉混养,增加科普信息量和动物福利
在武汉动物园的场馆设计和建设中,还着重运用了“视觉混养”的手法——尽可能在同一视角内,让人观看到在自然界中伴生的动物。比如,在非洲区的马塞马拉草原,乍一看,非洲象、长颈鹿、角马等来自非洲的草食性动物,都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
动物园设计师、北京动物园研究员张恩权说,在动物园里,只看到一头大象和能看到大象的生境、物种关系等,两相比较,显然是后者的科普宣教意义更大。“尽可能地去展示野生动物的生境,展示不同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不同的生态类型组合”。
为了强化这个功能,在各个场馆里,游客也能看到与之相配套的科普展板,上面会介绍动物的地理植物区系、动物进化史、动物生存生态环境、文化文学意向等。
视觉混养的手法,也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几乎每一种动物的活动空间都增加了。
武汉动物园管理处动物繁育部负责人辛浩表示,武汉动物园改造的核心目的,还是提高动物福利,让动物成为动物园真正的主人。除了活动空间变大了,场馆建设和丰容,还增加了更多可躲可藏的树木、草丛、岩石——这是特意留给动物们的“隐私”空间,“动物们的行为表现才有可能更丰富。”
生态动物园理念,游客是去动物家里做客
武汉动物园以“生态动物园”的理念,强调动物是主人,游客是去动物们的家里做客。
武汉动物园管理处副主任余钢介绍,让游客享有更好的体验和服务,仍是武汉动物园此次改造的重点。在参观路线上,灌丛中、岩缝间,设置有许多透明观察窗,既不会把动物直接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动物们感觉压力很大、很紧张,出现刻板行为,又能让游客参观起来时带一点“野外考察”的新鲜感。
此外,武汉动物园还规划了儿童互动区,可以亲密接触矮马、羊驼等畜牧类动物,这里还保留了原有的儿童城堡。
辛浩表示,不少游客喜欢投喂,但可能给野生动物带来健康问题。所以在宣传禁止投喂的同时,允许在儿童游乐区饲养小型畜牧类动物和宠物投喂。(邓丽玲 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