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新浪湖北| 资讯|城市| 鲜城| 旅游| 健康| 汽车| 惠购|达人会| 站内导航

|邮箱|注册

新浪湖北

新浪湖北> 教育>留学移民>正文

海外华侨华人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赞还是贬?

来源:环球网2014年9月25日【评论0条】字号:T|T

  - 范 轩(德国)

  “走起”与否,均可让文化植根

  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有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笔者认识一位名为露露的中德混血儿。父亲是地道的河北人,母亲是出生在中国的中德混血。他在不懂事的年纪随父母来到德国。到德国后,父母生计不易、无暇顾及,露露除了会一点带着“河北味”的日常中文会话,对祖国、民族的认知极为有限。有段时间,露露坚信:“我是德国人,不是中国人!”父母只能将他送到中文学校,希望老师们能够让他明白,“根”在哪里。很快,露露的自身认同从“我是德国人”变成了“我是半个德国人、半个中国人,我的老家在中国”!大学毕业之后,父母帮他联系了北京华文学院。半年的学习让他初步认知的不仅仅是中文,情感认同、待人接物都优于先前,跟他的黄皮肤、黑头发搭上了调儿。

  问到他去北京学习的感受,他一边挠头、一边憨笑:“我迟到了,我迟到了。”看着笔者疑惑的神情,他急忙解释:“我去得太晚了,太短了,应该早点到中国去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法。”他马上又纠正说:“不好意思,不是‘他们的’,而是‘我们的’。”

  在德国的华人同胞大都希望孩子能学好中文和中国文化。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宽松、业余生活非常丰富,课余的大半天时间孩子往往玩得不亦乐乎。华裔孩子难免会有抱怨:为什么我要学习那么难的汉字?为什么我要练习小伙伴们都不会说的汉语?华人家长往往都采取高压的方式:不管你懂不懂,你先给我学!等你长大了自然就会理解爸妈的良苦用心,也不会因为儿时错过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而责备爸妈!

  笔者一挚友,是名华裔律师,丈夫是德国人,还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孩子4岁起,她就把孩子送去接受中文启蒙,且还不是普通的中文学校,而是私塾性质的学堂,跟大孩子们一起“研读”《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他能听得懂吗?“听不懂!”那他上课的时候坐得住吗?“坐不住!就是在学堂里满地爬。”那为什么还要去呢?“一定要去!很多德国人都努力学中文,更何况他有中国背景,如果不学好中国文化,长大后会丧失多少机会!”

  在德国,无数的热心同胞致力于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大家出钱出力、热情奉献,形成了中文教育覆盖广泛、教学稳定的良好格局,基本能够满足华人子弟、当地人士学习中文的愿望。

  该不该送孩子回中国读书?笔者的态度是:如果条件许可,回国去实地感受、切身领会不失为一条绝佳路径;但倘若因为时间、经费等受限,在当地接受中文教育亦是上好选择;最为重要的是,无论置身何地,始终把“中国话”、“爱乡心”、“中国根”放在心里,便有可能让中华文化植根。

  我相信:在哪儿都可以学好中文、传承文化,只要心里揣着“中国”。

  - 翟建一(日本)

  要有取舍

  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送孩子回中国读书是好还是不好的讨论,不由地想参加一下。作为过来人,我太有体会了。

  这样一个讨论使我首先想到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典故。十多年前,我也遇到了送孩子回中国读书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那时孩子9岁半。他到日本时是3岁半,会汉语而不会日语。来日一年后,学会了日语而忘了汉语。为此,我们把他送回国住了8个月,他又学会了汉语忘了日语。真让人哭笑不得。1999年4月,儿子再次来日本后,我们决心对他进行双语教育。我们先试着教他汉语拼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基本上掌握了。我们初步尝到了甜头,于是就设想了一个长远的计划:让孩子在日本上小学的同时,同步接受中国小学的语文教育。

  这样的教育一直坚持到孩子的初中二年级,到孩子要备战高中入学考试时为止。由于中日双语教育的启迪,孩子在学英语时特别受益。靠英语等数门中坚学科的牵引,孩子自高中开始,上了名校,现在就读于东京大学。

  没能接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全面教育,无疑是我们孩子的重要缺憾。但世界各国文化也是各有千秋的。孩子受到日本文化的教育,至少有两点是我们感到欣慰的:韧性和道德素养。

  当然,全面接受海外文化教育也不可避免地丢失一些中国文化的精华。在我的孩子身上也可明显地感到这一点。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尽管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兼收并蓄,但是全面地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事实上谁也做不到。所以,是有心栽花好,还是无心插柳好,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取有舍才是。

  - 欧阳鸣夏(美国)

  如果没有中文,家就成一个壳

  那天是周日,给在东京工作的父亲打电话,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大讨论:海外华人要不要把孩子送回中国受教育。父亲说:“你也回国受过教育,现在又在美国读高中,中美日三国教育都接受过,也写写自己体会吧。”放下电话,沉思片刻。哎,我还真有些心里话,要说说。

  我出生于日本东京,从学会走路开始,到幼儿园到上小学一年级,周围全是日本小朋友,我几乎不会一句中文。我小时候就觉得,虽然心里很爱爸爸妈妈,但语言上交流起来,却感觉他们与别的小朋友爸爸妈妈不一样。他们喜欢中国菜,喜欢中国电影,喜欢谈中国的事情。

  有一天,爸爸妈妈严肃地对我和妹妹说,你们是中国人,必须回中国去接受教育。这样,7岁的我和5岁的妹妹就被妈妈带到上海。最初是把我送进一所国内小学,那些孩子们都读过学前班,在我连“鸡”与“鸭”都分不清时,他们已经会上千个词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妹妹双双被送进国际学校。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国。在那里,每天有5节英文课,1节中文课。学习一年半以后,因为爸爸想我们,我们又回到他身边,一起生活在可以看到海的东京湾。

  虽然又进了日本当地的学校,但由于在中国学了拼音,并有了自己是中国人的意识,我会自觉地一边翻字典,一边学中文。记得我们家每天都会收到一份报纸,就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父亲经常剪下报纸上适合我的文章,让我慢慢看,慢慢领会。什么红领巾,少先队,共产党,改革开放,全是从这张报纸上学来的。

  我一直认为,世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有三个东西不同:语言、文化、宗教。这三个的不同又构成了不同的国家。因此,一个人必然会永远属于一个国家。我们无论身处哪里,都改变不了我们的囯家属性,改变不了我们是中国人这个基本存在。即便你成为“香蕉人”,在別人眼里仍然是中国人。

  我会大声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并为中国自豪。我现在常常想起自己的祖国,而祖国对我而言,就是我们的先祖建筑的国家,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想想,这个国家真的不简单,美国才200多年历史。如果我不会中文,我或许就想不了这么多。

  最近,我父亲在微信上称我是他“心灵上的朋友”,我想还是因为我会中文,与他交流起来,能直达他的内心。会中文真好!让我父亲幸福!让我自己快乐!当然我英文也很棒,日语也不错,西班牙语也在学。不过这些语言只是我的工具,唯有中文,是我们家庭和睦快乐的精神纽带。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24小时排行

    新浪湖北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简介| 新浪湖北简介| 意见反馈 | 营销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微博注册|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