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风送一阵抽泣声。寻声而至,在一片“唰唰”的手书声中,有人偷偷抹泪,有人强忍扭头,不敢碰笔下那一页白纸:这里,300多个建筑行业的“90后”将写下新入职以来第一封给父母的家书。当现代社会的交通与通讯缩短了人的距离,重回关山远隔、鸿雁传书,轻易拂动了心底的脆弱与柔软。
前晚,广州龙洞。一家建筑公司正对新入职的300多名员工宣布下一个培训环节:给父母写一封家书。人力资源主管刚说完,底下就有人笑。然而看过一段“回家”公益广告,现场气氛瞬变。屏幕上,老人独坐家中等女儿的电话,却说自己和朋友出去玩了;坐在街头发呆,却说自己不闷;照顾住院的老伴,却安慰女儿说妈妈去跳舞了……
“最受不了当众看这些画面,每次我都受不了。”小昭借来一张纸巾,这包纸传到她这里只剩下最后两张:“我好想我妈,她太辛苦了,一年都回不了几次家好难受。”
视频放完,发一支笔,一张纸,许多人都沉默了。这300多人绝大部分是“90后”大学生,毕业于全国各院校的土木工程等专业,齐齐奔赴广州。前辈告诉他们:这份工作“先苦后甜”,休假少,一年与父母见面次数可能仅一两次。
现实摆在眼前,思念开始蔓延。小昭开始提笔:“爸妈,你们可好?你们爱远走的女儿开始想念你们了……”有人写了5页纸,还继续要来一张;有人写着写着,甩笔跑到走廊大哭。本来预计1个多小时的写作时间,延迟到接近2小时。
记者了解到,多数家书内容,从回顾成长的历程说起,延至未来的展望,感恩父母养育之恩。也有人和父母交流甚多,就仅写了培训的情况,希望父母不用担心自己。大部分人都表达家庭责任意识,希望父亲别喝太多酒,要关爱母亲,希望母亲别操劳,多停下脚步。
感恩养育之恩型
妈妈不要打工了,我养你
写信之前,阿全(化名)打电话问妈妈:“你现在在哪打工啊?有住址吗?”因父亲早丧,母亲从他7岁起一直奔波在外打工,记不清转过多少工厂,住过多少出租屋。放下电话,阿全暗暗发誓:下个月发了第一笔工资,只留下生活费,把所有现金取出来给母亲:“以后不要打工了,我养你。”
近20年,阿全从没和母亲过过一次春节。春节打工有三倍工资,每次母亲都勉为其难地说,不能回家,让阿全跟姐姐好好团聚一起过。因为没钱,姐姐初中不得不辍学打工,母亲做决定当日,姐姐哭了整整一天一夜。
“我身上背负着很重的责任。我工作,就是要换下妈妈,支持姐姐,撑起这个家。”阿全说。在信中,他回忆母亲养育之恩,提起姐姐哭诉辍学一事,深感愧疚,希望妈妈能放下心结,停下忙碌的脚步,好好回家看病。“‘我爱你’这些话我说不出口,但是她知道,儿子长大了会爱护她就好。”这是阿全家书里的全部情感。
承认成长错误型
打工不易,才知父母艰辛
对阿正(化名)来说,写信写到哭是很难想象的事。他是个“孩子王”,从小反叛得要命。初中那会儿,他当学习委员,把全班收上来的500多元教科书置办钱,挪用去打游戏,结果被父母暴打一顿,哆哆嗦嗦再拿出积蓄还款。高中那会儿,他偷了母亲的银行卡,仗着母亲爱得深把密码设成他的生日,一举取了1000多元出去吃喝玩乐。这一举动,又引来家庭一场大教育。
“我后来才知,父母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我那些举动有多灾难。”一件件数来,阿正在家书中悔恨不已。
上了大学,他才知道父母打工的艰辛。他去校门口的餐馆打工刷盘子,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第一个月莫名其妙只拿到260元。与老板对抗无力,他只能忍气吞声,左右斡旋,第二个月才拿到600多元。大学四年的艰难,才让他真正体会父母的艰辛。
“我跟我妈说,我会改过,让她放心。”阿全的眼睛闪着泪光。这封信,足以让他认识自己。(文、图/记者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