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颈椎和肩周又不舒服了吧?我给您松松筋骨吧?”这几天武汉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凉,大家庭社区养老院里有些老人旧疾复发,院长陈卿每天都要问问老人们的身体情况。
32岁的陈卿有留洋背景,去年他放弃年薪数十万元的工作,创办了武汉最大的民办社区养老院。而谈起陈卿,养老院的老人个个都竖起大拇指。
海归弃高薪回汉办养老院
陈卿出生在武昌区原团结村,2003年,21岁的他远赴澳大利亚留学,5年的电子信息管理本硕连读毕业后,在当地一家管理公司就职资讯分析师,年薪40多万元人民币。
一年后,由于思乡情切,陈卿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在武汉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年薪6万元。一年后,他又到北京闯荡,任职某证券公司大客服部咨询经理,年薪20万元。
就在陈卿工作如日中天的时候,家里的5000平米房子要拆迁,经过协商,开发商还建4000平米房产,另外补偿160万元。
这时,父亲陈保安希望儿子用自家的还建房干一番事业,通过市场调查,他认为养老产业值得一试。得知父亲心愿后,他立马回到了武汉。
拆迁还建35套房子,先后有数十家幼儿园、培训机构等单位找上门来,寻求租赁,光租金一年最低也有上百万,但他都拒绝了。“丰厚收入着实诱人,但这与干事业背道而驰。”陈卿说。
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摸底,2012年9月,大家庭社区养老院进入了装修阶段。为了把养老院装修好,他经过父母的同意卖掉了9套房子,加上先前的160万元补偿,共凑足500多万元的装修款。经过10个多月的装修,去年7月养老院终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去年7月28日,有200家床位的社区养老院开始试营业,成为武汉最大的民办社区养老院。
社区养老院留住邻里情
养老院试营业的半年里,有200张床位的养老院只入住了20位老人,这20人都是原先的老邻居、老街坊。养老院每月花费5万多元,而收老人的全部费用只有2万元左右,亏了3万多元。
今年3月开年,养老院形势大转,许多老人回家过年后免费给他做广告,带来了许多老人入住。91岁的罗振民听邻居说大家庭养老院很不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住进了养老院。她有心脏病、睡眠不好,行动又不便,4月的一个晚上11点多钟,她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做过多次心脏搭桥手术的她感到心脏又出问题了,就立即打电话给陈卿,当时已经熟睡的陈卿二话没说就从家里赶到老人身边,不到半小时,老人被送到医院救治。
就这样,养老院的人气越来越旺,从今年3月至今,每个月养老院新增10位老人,现在院里已经入住了80多位老人。
“说实在的,当初办养老院也是想留住邻里情。”陈卿说,拆迁常常是拆散了邻里情,许多拆迁户都搬离了这里,父亲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他当时鼓励我办养老院,就是想留住邻里街坊的老人尽孝。
目前,养老院的60%老人都是原来村里的老邻居、老街坊。而且他们的收费低,床位费只有660元/月,伙食费400元/月,普通护理费400元/月,24小时全护费才1500元/月,护工达到了4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