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娟
“武汉的重要性首次与两个直辖市相提并论,在国家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昨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教授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武汉要自我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意识,敢于担当,充分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上海、武汉、重庆三座超大城市,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关键支点,这条腾飞之龙的“龙身”,将由武汉支起。
引领科技创新是核心
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大带动力
今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成为武汉发展的最新热词。不到两个月后,武汉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获国家批复同意,其中,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写进方案。
引领科技创新,正是国家对武汉的殷切期待,也是这座城市多年工业基础、区位优势、科教禀赋所呈现出的应有之态。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人才链、完善资金链、配套政策链,对比其他6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批复的表述中,仅武汉深度提及“五链统筹”,相较于京津冀方案中深度融合的“四链”,武汉还多了一个人才链。这“五链”,定位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8月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武汉发展的最强音。会上提出的“十大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倍增、产业创新能力倍增等一系列计划,始终围绕科技创新布局。
“武汉要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动力区功能。”李光认为,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武汉必须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让创新真正成为武汉的核心竞争力和最突出的城市特质。
先行先试为发展提速
武汉引领全面创新改革
近年来,武汉迎来密集政策利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获批等。去年9月入列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今年9月湖北自贸区获批,武汉片区成为湖北自贸区的核心地带。
改革迈进“深水区”,武汉担当“排头兵”。先行先试为发展提速,引领全面创新改革,武汉不仅有决心,更有实打实的探索经验。
早在3年前,省市就进行部署,在东湖高新区开展自贸区申报及先行先试工作,以干促批。在先行先试工作的推动下,东湖高新区改革力度空前,市场主体活力也极大激发。2014年,东湖高新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855户,同比增长62.33%,全年新增注册资本金494亿元,同比增长156.17%。
武汉的探索和实践日益深入。7月28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促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决定》,为武汉市全面促进创新改革试验提供法治保障,其内含的一系列“免责”、“鼓励”的条款,明确了创新改革的法治路径,解决创新改革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
人才富矿聚集活力
“人口红利”正是潜力所在
两年前,麦肯锡发布的“全球城市600”预测,未来10到15年,中国将有100个城市上榜,全球六成GDP将由这600个城市贡献。武汉以其丰富的水资源、超百万大学生、超过千万的常住人口等优势继续进入全球城市600。
90后去哪儿,城市活力就在哪儿。人口是基础,这也是机构榜单将人口数量作为衡量城市活力重要指标之一的原因。
武汉科教资源雄厚,人才优势明显,现有100多万大学生、研究生,百余所科研机构。
“在当下,聚集创新创业人才的激烈竞争和博弈出现两个新变化:一是从泛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向重点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转变;二是从关注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环境向注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活环境转变。”李光认为,城市应为人才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高舒适度生活环境,在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激烈竞争和博弈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