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十堰10月19日电 (记者 徐金波)新华社组织的南水北调中线探秘之旅19日在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启动。对于这条源起湖北,跨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全长1277公里的当今世界最大调水工程,中共十堰市委书记周霁指出当地贡献巨大,并历数和列举了“十宗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近期正式通水,新华社本次探秘之旅将从丹江口出发,沿中线工程线路行进,旨在全面展示该调水线路的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全面展示丹江口库区民众为保障清水北送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全面展示该工程在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沿线区域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做出贡献。
周霁表示,根据国家环保部门专家检测,目前十堰境内汉江干流及丹江口水库水质状况总体良好,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及以上标准,水库蓄水位已达160米并逐日上涨,已完全具备调水条件。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坝区、核心水源区、主要库区等,地位突出,功能重要,责任重大。
一是水源区面积最大。十堰辖区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承雨面积达20868平方公里,占该市国土面积的88.1%。
二是水域范围最宽。大坝加高蓄水后,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水域面积将由450平方公里增至620平方公里,占库区水域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的60%。
三是汇入水量最多。大坝加高蓄水后,丹江口水库库容将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有10条在十堰境内,年均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350亿立方米,占库区年均汇入总量388亿立方米的90%。
四是库岸线最长。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库岸线长度为3524.8公里,占水库库岸线总长4610.6公里的76.4%。
五是淹没土地最多。丹江口水库两期工程共淹没十堰土地55.2万亩,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57.7%。
六是移民安置任务最重。丹江口大坝两期工程十堰移民共计46.9万人,占移民总数的58.6%。二期移民十堰后靠安置10.5万人,占库区后靠安置总人口12.5万人的84%。
七是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该市全部被纳入国家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范围,且城乡二元结构突出。65%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山远山区、深山石山区和库区,6万户、24万人属于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对象,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
八是关闭转产企业最多。为确保库区水质安全,十堰关闭转产规模以上企业560家,安置下岗职工6万人,永久减少税收22亿元。
九是税源损失最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水库转为以蓄水为主,发电量和发电收入随之减少,每年直接减少财政收入8.29亿元,每年还需配套支出15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财政增支减收压力巨大。
十是水质保护压力最大。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中,10条在十堰境内,3条直接经过十堰市区,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十堰因车而建,先有厂后有市,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城市治污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历史欠账较;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和官山河五条历史形成的纳污河,要在两年内由劣Ⅴ类治理成Ⅲ类水质;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并对尾水深度处理;工业企业直接排放标准由一级B提升到Ⅲ类水等。为确保五条河永久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今明两年十堰总投资需17.43亿元。
周霁呼吁,恳请国家设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水质保护基金,用于库区生态建设和水质保护,确保库区污水、垃圾等水污染防治项目正常运行;比照三峡库区的作法,出台丹江口水库移民后扶规划,为中线核心水源区移民安稳发展和水质保护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尽快编制出台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启动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加快丹江口库区退耕还林进度,落实库周生态隔离带项目资金;北京等受水区,进一步加大对调水区的帮扶倾斜力度等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