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发动机

  如何摆脱对央企的依赖,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成为武汉这样的中部城市“稳增长”的当务之急。

  “在央企为主的传统产业受压的背景下,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应该是武汉着力培育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叶青分析。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1160.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其中,民间投资630.01亿元,增长11.6%,占全市投资比重54.3%——这是民营资本投资首次超过半数比重,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武汉食品消费类民营资本近年来快速崛起,出现了周黑鸭、良品铺子、仟吉西饼等一批知名品牌。

  “相比较制造业,食品快消类企业属于刚需性行业,抵抗经济下行的能力更强。”叶青分析。数据显示,一季度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9.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

  不止于此,武汉的食品快消企业与互联网电商的融合,也在逐渐发力。例如,周黑鸭的线上销售,良品铺子的O2O营销均成功展开,其中后者仅线上销售额就突破4亿元。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从分销售方式看,线上批发零售企业累计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39.02亿元,增长65.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5.0个百分点。

  在前述学习会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表示,要结合湖北省实际,抢抓互联网+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全省经济“竞进提质、升级增效”。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经济的结合,尽管增长迅速,但现阶段体量偏小,对于GDP的拉动效应,在短期看并不明显。”叶青分析。

  事实上,除了激发自身民营经济的活力之外,武汉等中部城市还面临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机遇期”,这有望成为本轮稳增长的“助推器”。

  在国家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政之下,以湘鄂赣三省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湘鄂赣三省利益共赢、壁垒较少的领域如基础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或将率先启动,这有望成为中部地区下一轮投资性需求拉动GDP的增长点。

  5月10日,湖北省发改委对外透露,“中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纳入工作日程。具体包括,在水运方面,将启动荆州至洞庭湖和沅江的省际高等级航道建设研究;在陆运方面,将力争与湖南共同启动监利华容长江大桥的前期工作,启动武汉经阳新至江西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共同开展岳咸九、安张衡、宜石常、武汉至厦门等铁路项目的前期研究。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有望获得中央的支持,从而加快推进步伐。”湖北省发改委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

  不止于此,在产业融合领域,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目前“中三角”正在探索成立汽车产业联盟,组建跨省域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鼓励石化企业优化沿江化工产业项目布局,打造长江中游石化产业集群。通过跨省域的大型产业集团的组建,拉动该区域的GDP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