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教员王慧,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她在面对亲人相继罹患重病的现实困难时,依旧扛起育才使命的生动事迹。
王慧是国防科大信息通信学院一名普通的讲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春研究生毕业留院任教,从事军队政治工作“三战”课中法律战的教学研究。作为学院教员队伍中的普通一员,王慧是其中的优秀分子和典型代表。她坚持用“战场”需求牵引课堂,用“实战”标准指导教学、培养人才。她从教十八年,课程优秀率在60%以上,原总参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原总参通信部政治理论优质一堂课评比三等奖,多次被学院表彰为优秀教员。
“播撒星火者必先怀火炬,授人知识者当先受教育。”
在留校任教时期,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法律战教学,但她毫不犹豫接下教学任务,认真备课,准备试讲。出人意料的是,试讲结果给王慧泼了一盆冷水。教研室主任李振溅,在收集了评委们的意见后,对她说:“王慧,你的讲课,远离学员、远离部队、远离打仗,更重要的是不懂军事、不懂作战,所以讲法没贴近实战,也就不能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服务。”
这样的结论让王慧十分苦恼。那段时间里,她主动跑去听系里一些老专家教授的授课,“当我看到那些老教授,上课时与学员之间其乐融融,课堂内外笑声洋溢,我意识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太大了!”这样的场景时常会浮现在她的脑海。
院校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把战场的需要作为教学最好的导向,把学员的需求作为教员努力的方向。一次在讲述法律战的课程时,一名学员在课上跟她唱起了反调。他说,王教员,作战要是都靠法律,那还打什么仗啊?这让王慧意识到,大家对战争法在实战中如何应用知之甚少。
在随后的教学中,她紧贴部队演训实际总结了“敌人打白旗了怎么办”等10多个经典案例,在中职培训、生长干部、研究生等各个教学班次开展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研讨,让学员们对法律战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
王慧的努力没有白费,一期中职培训班结业后,一名基层通信部队的参谋长对她说:“王教员,我们搞军事的,以前从来不考虑法律问题。听了你的课,启发挺大。”她高兴地几乎要流下泪来。一些学员毕业回到部队后,还主动联系请她去讲课。有的学员遇到法律纠纷了,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
“正是学员们的鼓励和认可,鞭策我不断自我完善,促使我力争把每堂课都变成一堂精品课。”王慧说。近年来,她还针对学院“三战”课程不系统、法律战理论基础薄弱的实际,编写了《法律战》系列教材,完善了“三战”课程教学体系,多项成果在原总部组织的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
“人生,是磨难更是历练,必须勇敢面对,不能逃避退缩,用双肩撑起家庭的一片蓝天。”
2015年春节,正在办公室加班备课的王慧突然接到父亲晕倒的消息。当她急匆匆赶到医院时,医生告诉她,父亲患的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属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的一种,已经到了中晚期。这年5月,她的女儿又突发高烧,经过医院多次会诊,也患上了治疗难度很大的重病。
几乎一夜之间,家人相继患上重病,王慧感到天像塌了一样。但她从来没有当着父母和女儿的面流过一滴眼泪,面对生活的磨难,她靠着爱心和毅力化解生活的不易与艰辛。
父亲的病由于已到中晚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化疗。女儿的身边也离不开人。这几年,王慧的心始终提到嗓子眼上。女儿稍微有点咳嗽发烧,她都如临大敌。几年里,父亲和女儿常常出现同时住院的情况,有时在同一医院不同楼层,有时在不同医院,她就只能两地跑。
病中的女儿不能吃肉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只能吃白水煮青菜、面条和稀饭。时间一长,怎么劝也不愿意吃,她就忍着泪水陪着一起吃。从没有学过医的她,拿起了医学专著,根据医院给的调药标准和每周化验结果,像搞科研一样研究病例,与医生们反复论证病情,从中遴选最优治疗方案。
为了不让父亲、女儿和自己被沉重的心理包袱压垮,只要他们身体状态好的时候,王慧就会带着他们出去旅游,放松心情。今年三月,她带着父亲去北京看了他最想看的天安门、毛主席。女儿喜欢大海,就带她去海南、厦门看大海,让她始终在乐观快乐中成长。
终于,在她的精心护理下,父亲的病情减缓了恶化的速度,女儿也结束了为期三年的系统治疗,一天天好转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从院领导到战友们,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解决她的实际困难。而她回报组织的就是,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在父亲、女儿患病治疗的几年里,她没有耽误一天工作。教学工作量饱满,年均课时量都在120课时以上,参与全军级课题3项、院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6篇,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演讲时,王慧说道,“实事求是讲,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值得炫耀的突出成就,只是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努力尽到作为一名教员、女儿、母亲应尽的责任。”
她靠爱心和毅力帮助亲人战胜病魔的不易和艰辛,使台下的战友们流下感动的泪水。她把感恩之心和报国情怀,化为改革强军拼搏奉献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阵阵掌声。
“任务,是荣誉更是责任,必须勇于挑战,坚持永不放弃,为学院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使命如山,脚步匆匆。今年是王慧穿上军装的第20个年头,军旅生涯一晃而过,平平淡淡。在她的心里,总想着能为学院、为集体做些什么,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留下点值得回忆的东西。
年初,当她得知大学将要举行教学能手比武竞赛的消息后主动请缨。然而,下决心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就是竞赛规则较往年有所变化,竞赛课程要从六节课中随机抽取,工作量翻了几番。几轮预赛前的比赛讲下来,她只排在中游。
距离预赛的时间越来越近,备赛的工作强度也不断加大。从三天一讲到一天一讲,再到一天两讲,讲完马上改,改完马上再讲,有时在会议室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除了备赛,本学期王慧还承担了68课时的教学任务。整整4个月时间,始终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大家看着她这股拼命的劲头,怕她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也有很多人劝她放弃。但不服输的她硬是咬紧牙关,又一头扎了进去。
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就推倒重来,反复推敲,理出逻辑清晰、符合学员认知规律的教学思路;教学语言组织不好,就一字一词一句地琢磨如何过渡如何总结,大到选题,小到一个肢体动作,无一不斟酌细抠。
6月初的正式预赛中,王慧的授课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院本部和试验训练基地21名选手中获得总分第二的成绩,顺利赢得代表学院参加大学最后决赛的资格。
在即将出发奔赴长沙参加决赛的前一周,女儿突然高烧不退,父亲也发起了高烧,血小板几乎降到为零。现实逼得她只能白天参加试讲,晚上在女儿的病床前改教案,同时还是随时关注父亲病情。所幸父亲和女儿的病情都很快得到了控制。
出征去长沙的那天,女儿痊愈出院,时间紧没能跟她见上一面。临近期中考试的女儿很懂事,在电话里说:“妈妈,我没事了,你安心比赛,让我们一起拿满分!”女儿的鼓励,更让她增添了战胜对手,争创佳绩的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学64名选手激烈角逐中,第一轮比赛中她稳定发挥,以微弱差距位于小组第二。第二轮随机课竞赛中,获得了93.8的高分。两轮成绩加权计算后的总分一举跃居到所有64名选手的第三名。不仅为学院赢得了荣誉,还在拼搏中找到了自我、实现了价值。
王慧这样评价自己:“作为军校教员,我做了一名军人应该做的事;作为女性,我只是尽到一个女儿、母亲的责任。”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她质朴的心声。
她乐观阳光、自立自强,用爱心战胜困厄,用微笑面对不幸。面对改革强军的大潮,她就像一朵浪花、一滴水珠,却晶莹剔透、光芒闪烁,使得军校教员这个岗位更加熠熠生辉。她用军人的坚毅扛起所有,平凡的军人,不平凡的人生,向王慧教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