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际和世界一流不是一回事
好多年前我再三说的,走向国际和世界一流不是一回事儿,不同学科的国际化其实是不一样的。很多人不能理解,以为是一件事情,其实不是。最明显的是自然科学,对语言的要求不太明显,你不可以说有中国的化学、中国的物理,这个我们都知道,基本上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思考以及整个的成果是国际统一的。社会科学比如说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相对来说也都有比较容易对话的可能性,除了语言不太一样,但是大概意思是一样的,只要有好的模式都会借鉴过来。
最麻烦的是人文学,这个是受制于语言、表达、趣味,所以人文学的接轨有时候是我们的问题,有时候也是他们的问题,经常会说中国的学者说的我们听不懂,外国的学者说的我们也听不懂,我们的人文学是跟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上面没有过分的委曲求全,假如说中国人做的跟美国人一样,那是最大的失败。
我们确实应该向好的大学学习,但是在这里面,如果一切都以哈佛、耶鲁为借鉴是有一定问题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校方召集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每个学院你告诉我你离国际一流有多远?跟哈佛比有多大的距离?很多教授出来说大概20年,大概10年,大概8年,只有我出来说,我说我看不出我和哈佛有什么距离,他们说你那么骄傲?我说不是的,他们是外文文学,我们是中国的文学,本国文学所承担的责任,它所能达到的境界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外国文学是不一样的,就好象在北大,日文系和中文系是不能比的,不是说教授不强,而是说引进了外国文学,所有的国家都是一样的,本国语言文学的坚持、坚守以及它的承担和外国文学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以这么来比。我后来用了一句话来论述,这句话后来也被不断地引用,我说必须明白中国大学不是办在中国,是长在中国,各个大学的差异有一些是技术的、经验的、经费的,有一些不是。有一些是因为水土的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大学,大学是跟这个土地、人民、历史、语言一起成长的,跟工厂不一样,他可以转移到非洲、东南亚都没有问题,只要生产线建立起来都可以通过。只有大学不行,大学必须跟这个地方的水土一起成长。
所以今天的大学校长缺的不是国际眼光,缺的是两个,一个是传统中国教育的精神,另外一个是这100多年来走过的中国大学的路程,必须给他们补的是这两方面的课程。
强强很难联手 会带来巨大内耗
今天谈大学的时候有这么几个论述我是不以为然的:
办大学要跟国际接轨。每个人念的大学不一样,所理解的轨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当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在哈佛出来的说大学应该怎么办?在柏林大学、剑桥、东京大学的,每个人的轨都不一样,但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大学的“轨”,每个大学都是根据历史、传统逐渐摸索出来走到这个样子,所以要说接轨很困难,我估计也是做不到的。
办大学要强强联手。从浙江大学开始一系列大学的合并,凡是强强联手的大学在很长时间里面为了磨合校内的矛盾要花去很多的时间。其实强强很难联手,假如说强强联手,今天走两步向东,明天走两步向西,那是永远走不到目标的。合并并不意味着大学学术地位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相反会带来巨大的内耗,没有个20年解决不了。另外,高校合并之后会导致一个城市的大学一家独大,缺少良性竞争。
办大学要取长补短,多方借鉴。最近二三十年因为评比的问题,因为要给大学排座次,就发现一个问题,评比是打分的,第二年开始所有的大学都知道,只要一评比之后,做一个总结,我们的短处在哪里,第二年要补那个短,可是所有的大学把短板补起来,他和其他的大学都差不多了,所有的大学都补长以后,就会导致今天的大学越来越没有特色。
今天因为大学的问题,因为社会影响的问题,越来越往工科发展,文理相对来说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这是不应该的,我为什么要不断地谈人文学的自尊、自觉?是因为对大学来说这些专业的重要性。
今天中国大学喜欢定目标,请你不要把目标看得太实在,而应该更多地考虑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办大学其实不是立竿见影的,好的大学,再好的学校,你50年做一个单位前进。而我们的校长都是有任期限制的,我们的校长都希望在3年、5年内,在我任期内上一个台阶,而这个思路本身对于大学来说是不合适的。之所以中国大学热火朝天、大跃进式的发展跟这个思路有关系,大学校长任期太短,而每个校长都希望出成绩,因此中国大学走得不顺。今天大学里面缺乏实实在在、平平稳稳的往前走,更多是在快马加鞭。路走正了,中国大学才是有希望的,但是中国大学不可能马上就变得特别好,大家必须给时间、给空间,你不要期待北京大学或者是深圳大学,突然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一流,那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