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多了一些这样的朋友:作息是早起早睡,饮食是清规戒律,穿着是全套运动装备,清晨和晚间都在练习跑步,天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卡”……不知不觉,他们居然去跑了马拉松。
跑马拉松,原本是专业运动员的事,近年却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其中。湖北也不例外,有的跑步爱好者居然“打飞的”到外地参加马拉松。他们为什么要跑?这里面有怎样的故事?
武汉小伙飞兰州“跑马”
27岁的武汉小伙廖凡是文字工作者。每当夜幕降临,他就兴奋起来——穿上运动衣,换上跑步鞋,手腕戴好计步器,沿着城市的马路跑起来,快一点,再快一点。用他的话说,空气里都弥漫着快乐的“多巴胺”。“一天,朋友在微信上问我,马拉松,想不想试试?”廖凡说,今年4月,一位同样爱跑步的朋友告诉他,上海的马拉松名额很难抢,兰州国际马拉松的名额可能容易点,建议他试试。跑马拉松,名额还要靠抢?怀着好奇心,廖凡立刻查找官网,报名并缴纳了60元报名费,拿到了兰州半程马拉松的名额。
到兰州去跑马拉松,还要“打飞的”。廖凡在网上预订了武汉飞兰州的往返机票,1500多元;在网上订酒店时,起跑点附近的酒店已经全部满房,只好花600元预订了稍远的一家酒店。
6月13日,廖凡终于站在了兰州国际马拉松的起点,5000人同时起跑,每人身上都带有一次性计时芯片。跑完用时1小时58分,跑赢了85%的参与者。拿到刻有FINISHER(完成者)字样的纪念奖牌,上面写有公里数:21.0975公里。
1.8万个参赛名额被“秒杀”
“没抢到去年的马拉松名额,我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在武汉一家广告公司任总监的何慧慧,平时是“职场白骨精”,私下是跑步狂人。去年9月15日,上海国际马拉松全程、半程的1.8万个名额,在5个小时内被“秒杀”一空,她没抢到。
上海马拉松名额火爆,只是国内马拉松“报名热”的缩影。想要去跑马拉松,不是那么容易。目前,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统一采取网上报名方式,且名额有限,并对参赛者收取一定费用。例如,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全程报名费60元,半程报名费50元;重庆马拉松全程、半程报名费120元/人,迷你马拉松报名费50元/人。
据了解,今年国内各类马拉松赛事超过50场,重庆、厦门、北京、上海、太原、青岛、兰州等25个国内城市相继举办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比赛。
跑马拉松的人数在快速增长。1981年第一届北京马拉松,仅有80人参赛,去年有3万人参赛;2005年厦门第一届马拉松有2130人参赛,去年参赛人数是7.7万余人。中国田径协会统计,去年约有80万人次参加马拉松赛,全程及半程项目参与者达20万人。
武汉大学跑步协会介绍,目前武汉的“跑友”有数十万人,去年至今年跑过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的有2000多人。
由于武汉还不是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城市,许多武汉的跑步爱好者们,目前都是坐火车、坐飞机到外地参赛。不过,今年5月武汉举办了后官湖半程马拉松,被称为是2016武汉国际马拉松的预热赛,明年武汉的跑步爱好者就能在家门口“跑马”了。
马拉松是盛会也是狂欢
“原来马拉松上会有人求婚、有人表白;原来无数的陌生人会为你的坚持鼓掌欢呼;原来50岁以上的跑者大有人在;原来马拉松是一群人的盛会,也是一个人的狂欢……”昨日,武汉一位跑者在微博上这样说。
余丹是武汉一家传媒公司的老总,繁忙的工作让他的健康问题亮起了红灯。今年春节后,他在公司员工的带动下定下“半马”的目标,每天晚餐1小时后训练5公里。他告诉记者,不仅“三高”得到了控制,更收获了跑步对心灵的治愈效果:跑起来我就百事不想,摆脱了日常琐事的缠绕,心灵变得宁静。
夏小姐是在汉口新世界国贸里工作的白领。从2013年起,她开始在上海跑半程马拉松。内地的马拉松不过瘾,她还在2014年去了台北马拉松和香港渣打马拉松,均成功跑完,拿到了纪念奖牌。据她回忆,在两个小时的马拉松过程中,既要忍受肉体苦痛,又要充满信念地克服困难,对自我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医生提醒
“跑马”不是人人都适合
去年3月苏州半程马拉松赛,一名25岁女选手猝死;5月份的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一名21岁的学生猝死;7月的张家口国际马拉松赛,一名50多岁选手猝死;12月的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一名30岁的男选手倒地身亡。“即使你体质非常好,跑马拉松也不一定百分百安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家介绍,参加马拉松比赛前,至少要经过一至两年的跑步训练。另外,赛事举办者也会严把体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