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贺立军在挡水墙处检查竖向拼接口 记者周超 摄(实习生李蓓 陈柳闻)昨日,贺立军在挡水墙处检查竖向拼接口 记者周超 摄(实习生李蓓 陈柳闻)

  本报讯(记者周超 实习生李蓓 陈柳闻)软基挡水1.85米,全部试验成功。昨日,一种新型挡水墙在武汉进行了初步验收,并已向国家专利局进行专利申请。挡水墙发明人贺立军现任琴台钢琴博物馆馆长,是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对机械知识十分精通。

  “7月,湖北多地汛情严重,让人十分痛心。”贺立军决定研发挡水墙也就是在7月8日,短短23天时间他就让想法变成了现实。“中国能不能制造出自己的挡水墙?”贺立军的想法得到他在北京做岩土工程施工的同学鼎力支持,并借给贺立军4名工程师协助他进行研发。贺立军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查阅大量资料,利用水压受力自密封原理,研发出一种竖向密封挡水墙。昨日在武警水电部队七支队进行第二次现场实验,蓄水1.85米,获得成功。

  贺立军告诉记者,挡水墙不同于市面上已经流通的其他类似装置,不仅在拼接方式上采取独创的竖向拼接,现实应用中也是软基硬基均可适用。软基可利用打桩机固定钢板,硬基情况可以利用钢架固定。“目前实验用钢板厚度为10毫米,每平方米可承受两吨的压强。实际上只要密封结构合理,可以利用材质的不同制造承受不同强度的挡水墙。”如果运用这种技术,10台机器、20个工人,3个小时就可以竖起1公里长的挡水墙。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机电学院的刘银教授和武警水电部队七支队副参谋长邓良超对这种新型挡水墙设计给予高度评价:“挡水墙可以多端作业、同时展开,具有快捷性和致密性,其最显著的作用在于对决口的防堵上,这都是堆沙袋等传统堤防方式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