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时王德祥给妻子递上一杯热水     记者李永刚 摄交接班时王德祥给妻子递上一杯热水 记者李永刚 摄

  记者付莎 通讯员陈祖运 实习生胡梦麒

  有这样一种爱,也许不能天天相守,但心里却始终牵挂着对方。近日,在大通出租车公司举行的一场为家人写封家书活动中,五星级“雷锋车”驾驶员王德祥,给同为出租车驾驶员的妻子王文红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信的字里行间尽管都是些家长里短,却反映出出租车驾驶员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现实,反映出他们为了家庭、为了城市窗口行业服务提升所做出的努力。

  的姐妻子说每看一次就哭一场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可是我们却聚少离多。”“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每天只能说上半小时的话,一个月加起来的时间还没有别人一天的时间多。”“作为出租车司机,特别是女司机,长年累月,没年没节,辛勤工作,我在这里深情地对你说:‘老婆,你辛苦了!’”

  这些发自肺腑却又朴实的话语出自大通公司52岁的驾驶员王德祥。公司开展的“一封家书”投稿活动,正好让他借机将积攒多年对妻子的情感写进信中,“平时很少和妻子说这些话,可我从内心觉得对不起她和孩子,儿子上初中、高中都没怎么管过,儿子以前经常问什么时候才可以全家一起说说话。”

  王德祥与妻子早年在纺织系统工作,1995年企业改制后,他进入大通公司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妻子则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偶尔出去打些零工。

  为让家人过得更好,王德祥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常常是天还没亮就出门,很晚才回家。“后来副班驾驶员难请,妻子看我每天连轴转太辛苦,非要上车帮我跑白班。”说到这里,50多岁的王师傅眼眶有些发红,“起初我不同意,可是后来我身体确实受不住,爱人就开始跑车,两班倒的日子一过就是8年。”

  昨日下午,在王德祥和妻子交班时,记者见到王德祥的妻子王文红,面前这位的姐说起话来轻声细语。面对辛苦一天的妻子,王德祥从保温瓶里倒出一杯热水递了过去。

  说起王德祥写的那封家书,王文红有些止不住眼泪,“拿到老王写的家书那天,心情久久无法平复,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他是个内敛的人,很少会说信里的那些话,我还会不时拿信出来看看,每看一次就哭一场。”

  夫妻二人相处得默契,王德祥接车前会将车辆仔细检查一遍,王文红则将卫生打扫一遍,再嘱咐王德祥开夜班时注意行车安全。有时,王文红会给王德祥聊聊一天的工作。

  王德祥在家书中写道:“‘注意安全,早点回家’这两句是你和父母常对我说的话,我以前总觉得你们啰嗦,自从你开车以后,我每天很自然地重复着你们对我的嘱咐,它是亲人间的关怀和牵挂。”

  夫妻俩热情服务赢乘客称赞

  尽管不能像其他夫妻一样有很多时间交流,但夫妻俩在日常营运中的表现却一样优秀,这得益于两人良好心态和优质服务的理念,“我们不能愧对五星级‘雷锋车’的名声。”

  面对近来专车带来的竞争,心态好的夫妻俩却觉得竞争也是把“双刃剑”,“刚入行时不愁没生意,一些驾驶员就不注意服务质量,将行业口碑拉低,现在有竞争了大家意识到再不提高服务质量,行业就没有出路了。”

  王德祥夫妇服务乘客一直有很高的要求,2013年他成为全市行业十位“明星导游”驾驶员之一,现在夫妻俩还是大通公司普通话车队的一员,夫妻俩的普通话与同龄武汉人比起来,更字正腔圆。

  王德祥说:“普通话的语气比武汉话柔和,对外地乘客特别有用。”妻子王文红也坚持讲普通话营运,有一次遇到外地乘客打听武汉哪里好玩,她用普通话热情指点,最后车费只需11元,而乘客非要留下50元。

  今年8月的一天,王德祥遇到一位女士拦车,乘客上车后,王德祥用普通话问:“您好!请问您去哪?”到达目的地后,王德祥又按规范服务流程,提醒拿好随身物品,递给乘客发票。可乘客拿着车票却不下车,找王德祥要公司的电话号码,王德祥心想“难道哪里做错了?”只得边反省边告诉乘客公司监督电话。

  乘客记下电话后,笑着说:“我是从苏州来的,坐过很多次武汉的出租车,但很少听到司机主动说‘您好’‘谢谢’,最可贵的是还提醒我带好行李!就凭你的这份服务态度,就值得称赞。”

  营运中看到有需要帮助的老人,王德祥常主动上前免费服务;“雷锋车”称号,让父母能放心将年幼的孩子委托给王德祥送到目的地。

  王德祥夫妻俩说:“其实很多的哥的姐都和我们一样是热心肠,一直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