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了四条线路装修艺术设计的设计者陈传茜参与了四条线路装修艺术设计的设计者陈传茜

  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刘丹丹

  11月17日,记者在6号线园博园北站见到了陈传茜,看着眼前这位笑意盈盈的“小女生”,实在无法把她和已参与了四条线路装修艺术设计的设计者身份联系起来。从2号线、4号线、3号线,再到6号线,她见证了武汉地铁车站装修及艺术设计的演变优化过程。

  爱刷鞋的高材生,择业首选地铁

  有一次,陈传茜在朋友圈里发了张照片,一双被刷得干干净净的白帮球鞋,引起大家一片感叹,怎么可以把鞋刷得这么干净?

  “我刷鞋很有经验的,因为总在刷鞋子。”陈传茜笑道,就是因为经常跑工地,鞋子总是沾满黄泥,看不过眼了就要刷干净。

  “昨晚7点,我在6号线东风公司站看装修情况,站外还在做景观恢复,地面还在铺装,泥巴外露,我走过去鞋沾泥后都变重了。”她笑说,现在穿的这双鞋从2号线时就“跟着”她,表面已磨得“吓死人”,但舍不得丢,“已穿出感情来了”。

  “有段时间,我不敢买高跟鞋,也不敢买浅色的鞋,因为怕弄脏。”她说,直到有一天受不了了,决定还是买自己喜欢的鞋子,“顶多脏了,就多刷几遍。”

  其实,这位爱刷鞋子的女生是位高材生,读高二时曾被乌克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录取,但当时她的兴趣是景观建筑,乌克兰中央美院没有这个专业,加上父母舍不得她出国求学,所以参加了高考,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景观建筑专业。

  2009年,她应聘进入武汉地铁,“武汉地铁快速发展,地铁对武汉人来说,是新兴事物,我很看好地铁的发展前景,我回来投简历时,地铁是作为第一选择”。

  2号线通车前夕只睡了1个多小时

  刚进公司,陈传茜跟着其他前辈工程师学习,从2号线设计装修的辅助工作开始。

  2012年12月28日,2号线开通,在最后通车前夕,她和运营的同事,花2天半时间,把整个21个站全部再“清理”一遍,看有没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检查摄像头和导向标识会不会“打架?”“巡完,太累了,一直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陈传茜说。

  “2号线开通当天,公司要求早上6点集合,可我是4点才到家。”她说。因为票价批复得较晚,票价图是最晚制作的,当时要贴在每个车站,陈传茜为此忙到凌晨4点。回家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就醒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面向大众,心里比较紧张”。

  “通车第一天,不断有老人来询问怎么坐地铁。”她笑道,她一般会把老人带到街区图前,教他们怎么看,因为这些图也是她工作内容之一。从开通起,她在车站连续驻守了3天。

  从拜师到授艺,和地铁一起成长

  2号线的艺术设计和装修方案在2011年底就已完成,陈传茜当时主要负责“导向”。因导向并非她的专业,她边做边学,向设计单位取经,经过几条线的锻炼,不少设计单位的人都对她说:“现在你成了我们的师傅。”目前,武汉地铁已经完成《武汉轨道交通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准则》,对于导向的图形、图符、文字、排版,统一标准。

  陈传茜自信地说:“和其他城市相比,再过几年,武汉地铁的文化特色会越来越鲜明。”武汉地铁整体风格以“素雅”为主,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武汉是个冷热分明的城市,把车站总体风格做成暖色调或冷色调都不好,所以取一个中间色,乘客坐地铁会感觉很舒适。”

  自4号线开始,她从负责装修这一块介入,管理相关设计和相关装修。“每次通车后,我会开心地说,今年的事情终于做完了”,陈传茜笑道,马上就有人“泼冷水”,明年的事又来了。

  武汉地铁艺术设计演变,无一不精美

  “武汉地铁其实是一座地下美术馆。”陈传茜说,除了每条线路拥有特色墙外,在每年的新线上,都可以看到更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可以说,4号线是对2号线的一个总结,选材上有所提升,原来2号线用搪瓷钢板做柱面,4号线特色站就用石材,3号线全线用石材,因为石材的变化比较小,会更加大气。

  此外,2号线特色站有艺术墙、艺术凳;4号线除了艺术墙、凳,对立柱也进行了统一设计,像首义路站;3号线的设计则打破传统模式,将楼梯下方的三角房也作为艺术设计对象,最特别的是市民之家站,设计元素从艺术墙延伸到地面,视觉上整体更有趣味性。

  “今年6号线的艺术设计再次升级。”她介绍,以园博园北站为例,立柱柱头的造型是向上生长的一棵树,柱头有LED设备,灯光会变换不同颜色。

  此外,6号线特色站的吊顶设计很有特点,如大智路站,吊顶两边是平的方通,中间是拱形,边跨保持,中跨提升,这是为了让市民乘车的空间视野更舒服。琴台站吊顶通过灯光,呈现流光水波的效果;国博中心北站的吊顶层层“波浪”。特色站,站站不同。“地铁成了地下艺术殿堂,无形中可提高武汉市民的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