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代表未来,复兴大武汉离不开优秀年轻人的加入。留住更多大学生,将提高年轻人人口占比,城市会更有活力和竞争力。”昨日,在市政协提案咨询现场,多位从事互联网企业的政协委员热议,武汉向大学生发出邀约,提出力争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这是面向未来、高瞻远瞩的做法,显示武汉拼搏赶超的决心和冲劲。

  年轻之城才是“活力之城”

  “某种程度上,武汉和深圳非常像,年轻人多。但武汉是吸引年轻人读书,深圳是吸引年轻人工作。很多在武汉毕业的优秀大学生,都去了深圳。”市政协委员、武汉依迅电子董事长付诚表示,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武汉应该对标深圳,做好大学生引才工作,特别是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要给他们提供适宜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留下来,过得好,才能卯足精力拼搏、奋斗”。

  留住优秀年轻人才,就是留住武汉的发展未来,这并不是一句空言。市政协委员、卷皮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里峰说,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相当于每年要留下20万左右毕业生,这并不容易实现,但非常必要,“这显示武汉拼搏赶超的决心和冲劲,应届毕业生大多就是20多岁,从现在开始重视他们、珍视他们,经过5年发展,他们就到了最年富力强的年龄,正是复兴大武汉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多年前,夏里峰从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就去了深圳入职华为。他说,年轻人尤其是优秀的年轻人,一定是不够安分的,一定会向着高目标、高标准奋斗,他们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之源。

  大学毕业生对薪酬最为敏感

  “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争夺,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市政协委员、盛天网络董事长兼CEO赖春临表示,思考留住大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站在全球人才竞争的高度来看,“这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赖春临说,都知道武汉的科教资源丰富,好苗子多,很多外企、央企、国内著名民企、BAT企业,都是早早地就开始通过校招“抢人”“掐尖”,给出的薪酬非常高。“比如深圳腾讯给研究生的月薪一般可达1万,北京完美世界更开出1.3万月薪。”赖春临说,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职场,薪酬是其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所以高薪足以吸引优秀人才。

  市政协委员、斗鱼直播创始人兼CEO张文明也认可这一点。“优秀年轻人极具潜力,就是代表未来”,他表示,BAT企业对于非常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开出20万元的年薪,确保把最优秀的年轻人纳入麾下,甚至和老员工的薪酬呈“倒挂”之势。去年,斗鱼也通过匹敌BAT的薪酬和发展空间,吸纳了100多位武大、华中科大毕业的优秀人才,“企业要力争上游,必须配备最优质的人才”。

  降低住宿成本是年轻人的刚需

  “从目前薪酬的绝对值来说,武汉可能难以和北上广深等城市比拼,但武汉留人,应该强调比较优势。”赖春临认为,如果武汉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高的发展空间,在武汉生活的幸福感更强,也会影响很多优秀毕业生的选择。

  不过,她也强调,最顶尖的人才一定是更关注成长性的,武汉要充分展示前景、潜力,并有切实的措施,让大学毕业生了解并相信,和武汉共同发展一定是最好选择。

  “把大学生留下来,更要关心他们能否活得好。”市政协委员、武汉依迅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诚说,深圳70%-80%的企业都有公寓提供给员工,大学毕业生的居住成本大大降低,让他们在入职的最初3年,可以免除很多后顾之忧,“不用考虑买房、租房,充分发挥创造力”。但这样的企业,在武汉却并不多,“年轻员工的精力和金钱,都耗费在长途通勤和长期租房中”。

  付诚认为,越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越要重视员工的生活配套,依迅就通过公司租房的方式,来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但光谷发展太快,相应供给不足,别说买房,连租房都不容易、不便宜”。他建议,武汉应该在发展产业园区的同时,做好青年公寓配套。

  政府管环境 企业管留人

  “5年留住百万大学生,靠什么?一定不可能是靠政府直接留,载体一定是产业、是企业,而且是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张文明说,城市要留住人才,必须依靠产业和企业发展,政府和企业共同作为。政府要针对大学毕业生提供很好的户籍政策和生活条件,但就业岗位、薪酬,都需要好的企业来提供。

  “武汉已经有很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也要重视夯实人才基层。”付诚认为,应该给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把大学生留下来,比如公积金补贴、社保支持等,让企业减轻负担,有能力和心力把大学生培养出来。

  “很多民营企业不愿意招应届大学生,因为培养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付诚说,与其投入重金挖回外地人才,不如加大投入让本地企业培养本地人才,成本反而更低。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让大学生有“获得感”

  城市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角逐,必须有充足的人力资本。而高校毕业生是可以补充这一资源的新鲜血液。当代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几乎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都希望拥有大学,没有大学的城市急于创建大学,有大学的城市则要建更多、更好的大学。武汉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有全球最多的大学生数量,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留下百万大学生,就是留下了大武汉的未来。

  一个城市人才越多,其未来发展潜力也越大。“名牌大学+名牌城市”,是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优质生源的理想追求。教育和人才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武汉能否最终名副其实地实现复兴大武汉的目标。

  大学和人才之于城市综合功能的提升作用,早已为各方当政者所洞悉。且不用说大学的思想生产、知识传播、成果转化对一个城市内生的发展作用和外在的辐射作用,仅从生源方面来讲,学生们走进大学,就是不仅在选择大学,而且在选择城市,而人们往往这样,在哪读书,则容易选择在哪就业。武汉集中优势兵力,打造“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是为百万大学生留汉“添了一把柴,加了一把火”。

  此外,由于武汉大学生基数大,每年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政府除了关注留在国内的大学生群体外,也要关注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去年年中以来,国务院18部委合力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清障搭台”,破解难题。武汉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归国留学人员的创业创新环境,为更多创业创新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更多大学生、归国人才产生更深切的“获得感”。

  (记者肖娟 汪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