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李小林

  在此次日本之行中,李小林称中日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应从政府层面去解决,作为友好团体,向日本民众传达中国人民的真实想法是对外友协的使命。在当前中日关系处于冰点的时期,中日民间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不能中断。希望通过文化交流,让更多的日本民众知道中日和则两利,斗则双输,发展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管媒体作何解读,李小林作为民间团体“全国友协”的领头人,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任后不久的日本之行,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被看作是阶段性中日关系的“民间破冰之旅”。

  2013年1月25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有媒体报道称,这次会面与李小林“民间层面”的积极牵线搭桥不无关系,此前李小林就曾到访过位于东京都的公明党总部。2014年10月的日本之行中,李小林也与山口那津男进行了会面。

  “我们对外友协的工作,就是牵线搭桥。”这是李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的观点。在中日关系方面,她这种搭桥的“民间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外界认可。

  就在9·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大会两天前,李小林欢迎了日本“再生的大地”合唱团来北京公演,并强调只有和平才会为两国民众带来切实的利益和福祉,只有坚持中日友好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康庄大道。

  刘亚洲

  “笔杆子”上将对历史的警醒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刘亚洲比李小林年长一岁,出生于1952年,曾有一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的经历,这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是一段少有的经历。他长期从事军队政工工作,先后在中央军委办公厅、总装、北京军区、成都军区和空军任职,2009年12月任国防大学政委,2012年7月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媒体报道称,刘亚洲对美国历史,美国制度以及美军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懂英语,能够用英语对话。

  9·3阅兵前一天,刘亚洲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表示,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历史灾难,战后70年,日本仍是一个不能自主的国家。时代发展虽已天翻地覆,有些日本人还生活在军国主义时代的历史幻觉之中,缺乏清醒理智的现实感。日本不缺少战争冲动,自近代以来,在对华政策上往往表现出挑衅性、进攻性、冒险性,主动制造冲突、摩擦、挑起战争,屡次打断中国历史性发展的机遇。

  2015年7月1日,刘亚洲在发表题为《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长文,在文章中刘亚洲写道,南京大屠杀时,十几个日本兵押解上万名俘虏去屠杀,竟无一人反抗,连逃跑都不敢。如果有人带个头,用脚踩也把日本人踩成肉饼了,可这个人永不出现。并在结尾处称日本不对战争罪行道歉,继续仇恨中国人民,它在精神上就永远是侏儒,永远是心理上的弱者。

刘亚洲刘亚洲

  2015年5月,刘亚洲发表题为《走出甲午迎接变革再创辉煌》的文章,作者反思了甲午战争中国失利的深层原因。文章最后称,今日中国,又一次处在历史的关头,虽不是“亡国灭种”的关头,却是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突破的关头,非常需要一批猛将良才,需要大批新事业的拥护者、实践者、开拓者。

  2014年11月,刘亚洲发表题为《军人魂魄》的短文,文章称对于敢来犯者,军人必以一往无前的胆气与豪气,追杀到底。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 马俊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