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城区80位老人陆续将自己的养老钱投到一家保健公司名下,以为可以通过“投资”获得丰厚回报,但他们实际遭遇到的是“非法吸储”的大忽悠。所幸茅箭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提前介入,将80位老人“投资”的175.14万元钱全部追回。
昨日,茅箭警方向媒体通报了上月底成功办理的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投资保健品为诱饵 忽悠80位老人上当
今年3月底,家住三堰的刘大伯在一家医院门口被一个自称小柯的年轻人叫住,去参加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免费活动。
活动隔三差五举行一次,刘大伯逐渐对这家生产牛蒡系列保健产品的公司产生信任。
该公司介绍,它们生产的牛蒡产品具有保健功能,如果顾客出资3000元、6000元、15000元、30000元购买系列产品(牛蒡茶、酒、酱菜、食品等),可分别对应成为公司的普卡、银卡、金卡、钻卡级会员,享受二次购买产品打折、每周20%静态分红,普卡分红至回本,每周分红上线至100元;银卡分红至1.5倍,每周分红上线至200元;金卡、钻卡分红至2倍,金卡每周分红上线至600元,钻卡每周分红上线至1200元等不同程度优惠。
刘大伯心动了,随后背着儿子拿出平时积攒的3万元养老钱,成了这家公司的钻石级会员。同时,他了解到,参加投资的老人还有不少。
正当该公司准备更多吸纳会员时,引起工商部门和茅箭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的注意。
5月初,市工商局以涉嫌传销对该公司进行查处,结果发现该公司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嫌疑,上当的市民有80人,全是老年人。随后,工商部门将案件移交至茅箭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警方提前介入 175万元损失全部追回
其实,早在今年2月,茅箭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通过和各派出所建立的信息专干已掌握了该公司的相关情况。当工商部门对该公司涉嫌传销和虚假宣传行为进行查处时,该大队已开始着手调查这起变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并及时掌握其资金流向和相关人员动向。
由于该方法隐蔽性很强,单从表面形式看,该公司的行为只是正常的促销行为,即使是没有实际产品,单纯地发展一级会员,也只可能构成传销类违法行为,很难与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联系起来。
同时,在受案初期,大部分涉案当事人还认识不到自己被骗,错误地以为自己走的是一条生财捷径,因此不愿报案,不愿透露交钱“入会”的详情。
为此,办案民警反复做受害人工作,及时固定证据,在十堰本地调查该公司,并远赴江苏徐州调查其上线公司。
专班民警调查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当年10月与徐州上线公司签订委托书进行合作,委托内容没有指定具体经营项目。2015年3月,该公司在十堰地区虚假宣传牛蒡产品具有保健功能,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共吸引80位老年人将175.14万元钱转账至徐州公司指定的4个私人账户,再转至徐州上线公司。
在警方工作下,5月底,十堰80位老人“投资”的175.14万元钱被警方全部追回,并一一退还受害人。目前,嫌疑人已被取保候审。
警方提醒老人谨防五大骗局
茅箭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鲍隆林介绍,目前针对老人行骗的骗术主要有以下5种:
一是打着“绿色、环保、健康、高科技”旗号,将不具备药品功能的保健品吹嘘成包治百病,把普通日用品吹嘘为高科技、超值、可增值产品;二是以高额回报或可升值转让为诱饵,这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少则四五千元,多则上万元,业务员将回报、分红大肆吹嘘,有的还以合同形式规定可得利益;三是租高级写字楼做虚假宣传,误导老人购买会员证,然后诈骗;四是多种承诺诱老人上钩,一旦得逞,公司立即消失;五是打着多种“信誉”招牌,让人不相信都难,有一些行骗公司在办公地点还挂着一些“诚信”招牌,比如是国家某知名产品驻十堰办事处等,让老人信以为真。
从警方近年破获的这类案件来看,为了欺骗老年人,骗子们非常舍得投入:一是大做宣传,或印制精美宣传画册;二是伪装门面,显示实力,一般都租用高档写字楼,并进行豪华装修。
鲍隆林也介绍了一些防范诈骗的方法:一是莫贪小便宜,拒绝小恩惠,防止因小失大。不要相信街边、菜市场、公园里陌生人派发的传单或所谓免费发药、免费体检以及免费参观等;二是不要参加情况不明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等活动,防止受其蒙骗;三是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名目的投资;四是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公司的宣传和表面“实力”,防止一叶障目。
此外,老年人要多与子女等家人沟通,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遇到问题时,可以多和子女商量,寻求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