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垣:界沟独具匠心 

“7”字形水沟“7”字形水沟

  这个“7”字形水沟,就是纪南城环形界沟的西南段。“古代都城选址,多居高临水,这点在荆州纪南城上有明显体现。”华中师范大学蔡靖泉教授称,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横贯全市,纪南城更是发现有3条古河道,水路交通便利。此外,纪南城平均海拔约34米,高于今荆州城约10米,有鸟瞰之势。

  “纪南城内夯土台基密集,部分台基发现有两期夯土,推测楚人在夯筑第一期台基中,突遭洪灾等意外而被毁,过后加高夯筑了第二期台基,可见,纪南城建城并非一日之功。”周国平称,在夯土台基附近新发现了一批窑场,可推测楚人烧造建筑用瓦是就地取材,以节省运输成本,加快建城速度。

  经过两年多勘探,考古工作者在纪南城宫城区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环形壕沟,被命名为环形界沟。“环形界沟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纪南城核心区域的布局”,周国平认为,界沟可能是宫城区夯筑台基取土形成的,界沟有一定深度,推测有容纳降雨及排水的功能。此外,界沟内种植蒲草和芦苇,能起到绿化作用,或可视为早期园林。“界沟的挖建,应是楚国建城工匠独具匠心的作品。”

  据最新考古勘探情况,纪南城宫殿区台基明显分为三群,推测分别是宗庙、寝宫、朝堂。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高崇文认为,东周列国都城中,楚郢都纪南城是最符合周礼《考工记》中都城礼制规划的,体现在一门三道的城门建制、功能分区等方面,印证了古代都城的礼制规划。

  罕见:水门——中国海关的萌芽?

纪南城内发现的古水井。纪南城内发现的古水井。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南城垣古河道入城处发掘出一批木构件,其主体建筑由4排木柱组成,每排木柱10根左右,共组成3个门道。木柱上端皆作尖锥状,底部垫有板材。

  这批木构件完整的模样是怎样的?如何与城垣衔接?在河道入城处修这么一座木建筑,又作何用?考古工作者试图解开这些谜。有人提出,“会不会是桥?一排排木柱很像是桥墩!”

  “并非这么简单!”在纪南城进行考古工作近20年的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德维说,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都有了水军,且发生过多次水战,在河道入城处修此建筑,应是起防御功能的水门。“水门虽只在纪南城考古中有所发现,但文献记载吴国、越国皆有水门。”

  “设立水门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为了便于控制、检查、征税。”郭德维称,一件出土青铜符节—— “鄂君启节·舟节”充分反映这一点。其铭文显示,楚王为册封的贵族——鄂君铸金节,让他享受许多特权,但对通行船只吨位、具体路线都有限制,还明确规定哪些物资可以免税、哪些必须征税、哪些属禁运之列。“楚故纪南城的水门可以说是中国海关的萌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