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曾任中巡组副组长的省纪委书记,杀手锏厉害了

  看完省纪委书记刚刚阅批的信访件,信访室副主任的内心“颤”了一下。

  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让省纪委书记如此关注?今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原来,这封信访件反映的是武汉某街道非法强拆问题,按照“惯例”本可作“转办件”。

  但省纪委书记王立山却从信中提炼出令人揪心的内容——“四位老人,三人去世,一人重病,另夫妻二人也都是重病之人”,并要求“抓紧了解情况,及时报我”。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梳理发现,王立山今年3月履新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此前,他长期在政法系统工作,去年底转任中央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员,并参加刚刚结束的中央第十二轮巡视,任第五巡视组副组长。

  履新以来,王立山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涉及基层和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只要涉及群众利益,他都会签署明确意见,要求查报结果。在批示要查报结果的894件中,涉及反映扶贫领域违纪问题225件。

  自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后,王立山已先后3次入户暗访,到基层调研。

  “低保每月600,残疾人补贴每月150,原迁后扶每年600,香菇基地打工每月1600……”湖北省通山县板桥村贫困户章拔俭事后才知道,来到他家帮他核对存折流水,看扶贫款是否到账的“省纪委的”客人,就是王立山。

王立山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王立山与村民面对面交流

  用王立山的话说,这“不只是多查几个案子、多曝光几个人,而是把保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

  暗访是王立山的“杀手锏”,与他共事的人这样说——

  “他到基层调研,说走就走,事先不向地方打招呼,更不要当地干部陪同。除了必要的座谈,基本都是暗访,直接杀到一线。”

  “对王书记的批示,你可不敢懈怠。他随时可能杀下来,不跟市委书记、市长、市纪委书记打招呼,也不跟县委书记县长打招呼。他从不看你弄了多少材料,就看你工作落实到位了没有。”

  “有人认出了他,赶快给领导打电话。县委书记县长中午12点多赶过来了,留我们在镇里吃饭。书记说不必了。12点40分,4个人,3个菜,在路边吃了点。下午继续调研。晚上7点多,高速公路服务区,1人1碗面。两餐饭,4个人,总共才花213块钱。费用个人负担,每人掏了50多元钱。”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以暗访的形式进行调研,是不少省纪委书记提倡的工作方式。

  9月2日,青海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滕佳材不打招呼、不定路线,轻车简从前往互助土族自治县暗访中央环保督察转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他先后深入哈拉直沟乡杏元村、盐昌村,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南门峡水源地和威远镇班家湾村等整治现场,与干部群众深入交谈,询问和查看具体整改措施,并就暗访情况向县乡负责同志进行了反馈。

  5月3日至4日,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正晓冒雨来到上蔡县百尺乡纸张村,走访部分贫困户,询问致贫原因,了解家庭收入,检查帮扶措施,对帮扶工作进行暗访。省纪委另外两个暗访组分别到华陂镇寺后赵村、朱里镇老黄村、韩寨乡新石桥村、杨集镇前常营村暗访督查。

  通过暗访能发现问题,是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去年4月的正风肃纪省直部门联席会议上说:“我提倡暗访这种形式,能够了解点实际情况,掌握点问题。有些党员领导同志眼里没有问题;有些党员领导同志想了解点问题,听到点不同声音,方法不得当也比较难了解到。”

  王雁飞举了他在河北工作时的一个例子:“当时我们要了解一个县派出所的工作情况。先采取的就是‘暗访’,去的途中随机问老百姓,‘派出所怎么样’。这个派出所自身有问题,老百姓没有一个不骂的。”

  第二天,他们一行人到了该县后,由镇党委出面,召集村干部、党员、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开座谈会。会上,大家却异口同声对派出所大加称赞。

  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评价,是暗访中时常会遇到的情况。显然,应该相信谁的,还需要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是什么?正如王雁飞所强调的——群众眼里的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