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同济老人曾委托宜昌当地媒体帮忙寻找这幢故宅。彭翔华说,据当年看守房屋人的后代回忆,房子在抗战期间遭日军飞机轰炸,后来废弃了多年,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了,“我也曾多次寻访过,当地一些老人们称它为‘玻璃房子’,因为当时在宜昌普通民居极少能装玻璃,所以就有了这个称呼。也有老人介绍说,儿时曾见过这栋房子,那时人们叫它‘詹大官人房’。”

  房屋如今已不见一砖一瓦,不过这幢住宅楼的设计图纸仍存于世。1993年,詹同济老人将图纸捐赠出来,如今是武汉詹天佑故居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设计图纸为深蓝色,长56.7厘米,宽44.1厘米,上绘有多幅房屋平面、立面图,并附有中、英文字说明字样,清晰明了。房屋为欧式风格,其外观构造,与汉口洞庭街上的詹天佑故居大体相似,“那是一种德国出品的专用图纸,质量上乘。100多年过去了,设计图上詹天佑本人的字迹仍清晰可见。”

  今日铁路 由他开启整体布局

  詹天佑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他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今天我们四通八达的铁路布局,南北向、东西向的横纵贯线的设计思路,最早就是由詹天佑提出的。”何天申介绍,早在百年之前,詹天佑就已经提出制定“两横两纵”的全国铁路干线网,这可以说是后来中国铁路发展的蓝图,构建了中国铁路的基本框架。

  今天我们乘坐高铁,享受说走就走的便利时,应该知晓这纵横四方的高铁网线,正是基于詹天佑的最初布局。

  “尤为重要的是,詹天佑统一了铁路的技术标准。”在此之前,中国的铁路有宽有窄,轨距五花八门,有万国铁路之称,而詹天佑在1917年设立了专门的铁路技术委员会并主持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并将轨距确定为1435毫米。“有了这些标准,各地建设的铁路才能够连接、兼容,铁路网线才成为可能。而中国列车驶出国门,也能与国际铁路顺利接轨。”

  詹天佑一生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但追索他的人生经历,则充满坎坷。何天申介绍,詹天佑11岁时便作为中国首批留美幼童中的一员,漂洋过海去求学。他非常刻苦,考上了耶鲁大学并在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业完成了学业。1881年,詹天佑学成归来,“可在当时,他这一身本事无处用。他当过老师,做过水手,参与铁路项目时,也是从技术员做起。”何天申介绍,直到1905年詹天佑负责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他的才能才有机会充分发挥,“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没有现在这样的机械,炸石开道、钻井铺路都得靠人力,詹天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物理、化学知识,包括在陡坡上采用‘人’字形线路的创意,都显示了他的智慧和能力。”詹天佑在管理上也很有章法,“他主张团结人才,鼓励不同意见,认为就算是反对的声音也能帮他纠偏、激发灵感。可以说,在那时候他就很懂得头脑风暴的作用了。”

  最终,京张铁路提前2年通车,举世震惊,这也给了詹天佑极大的信心,“这时候的詹天佑,正处在事业的高峰,他希望迎接更大的挑战。川汉铁路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这样一个舞台。”彭翔华介绍,1909年8月11日京张铁路建成,10月2日通车,11月初詹天佑就开始安排南下宜昌的事。

  也是在这个时期,詹天佑提出“路兴国才兴”,表示修铁路是当时中国的头等大事。他在书信中写道:“修此铁路,纵有千难万难,也不会半途而废,为夷国耻笑……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詹天佑对铁路极为钟爱,他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比如川汉、粤汉、沪嘉、洛潼、津芦、萍醴、新易、潮汕等。

  铁路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必多言,铁路对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个人,都产生着影响。

  他的开拓,为中国铁路的腾飞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截至2017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约占20%,高铁营业里程为世界第一位。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