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徒步峡谷时突遇暴风雨,两处景区三名驴友遇难,宜昌已关闭十余条户外探险线路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俊

  进入暑期以来,作为户外探险天堂的宜昌,许多深山峡谷吸引了国内众多驴友,但因天气多变也危险并存。

  7月28日,宜昌夷陵区和远安县两处景区分别有三批驴友共50余人遭遇暴风雨被困,当地积极展开搜索救援,但仍有三人不幸遇难。这些驴友分别来自湖北武汉、湖南岳阳和江苏南京,都是慕名前往南津关大峡谷和灵龙峡开展野外溪降穿越,遇难者中有一名女士,另两人是圈内颇有名气的户外教练。

  目前,宜昌已关闭夷陵区、远安县等地的十余个户外探险线路,旅游部门表示,高温、雷雨、大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频发,游客和驴友的安全是第一位。

  突降大暴雨驴友被困

  两名领队为救大家不幸遇难

  夷陵区南津关峡谷位于西陵峡北岸的下牢溪流域,属于封闭的原生态峡谷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户外探险爱好者热衷的目的地。

  7月28日,一支24名驴友组成的探险团队来到南津关峡谷的唐家坝挑水河区域开展溪降极限运动。此前一天宜昌下了场大雨,当天下午4时许,大暴雨再次突然落下,正在峡谷悬崖中穿行的驴友猝不及防,当时带领大家溪降的领队大声喊着要大家小心,结果自己被大水冲致坠崖受伤。从驴友提供的视频看到,大家在狭窄的溪谷中艰难跋涉,几名驴友用竹竿制成的担架抬着一名伤者。接到求救报警后,夷陵区政府迅速组织公安、消防、卫计等部门前往救援,当晚8时30分许,18名驴友被安全带出。救援持续了一整夜,另外6名驴友(含坠崖受伤者)于29日9时许被救出,受伤的领队被立即送往夷陵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同一天,另两支探险队伍来到远安县的灵龙峡徒步穿越。这里地处远安县城西北30余公里处,因地势原因,河水在这里转了一个90度的急弯,悬崖高耸,怪石嶙峋。来自南京的驴友孔先生向记者回忆,他们的团队6男2女共8人,从武汉、南京等地来此集合,许多人是第一次来远安,当天下午3时许进入灵龙峡深处的峡谷。4时许突降暴雨,眼前一片模糊,山洪冲刷下大家被困乱成一团,有一名队员跌落摔骨折,他和妻子也失散。此时,另一支19人的探险团队也被困在一起,这群驴友中16人来自湖南岳阳,另3人是领队或教练。

  当地紧急开展救援,消防、公安等进入峡谷搜索转移被困驴友,救援也持续到29日下午。不幸的是,孔先生的妻子遇难,另一支团队中的教练胡某失踪,后确认死亡。

  一名宜昌的资深驴友介绍,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山洪,导致驴友们遇险。南津关的遇难者和灵龙峡的遇难者都是领队,是圈子里比较有名的户外极限“大神”,在危难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大家的安全,选择带领所有人走出去,结果自己失去了生命。

多条户外探险线路关闭多条户外探险线路关闭

  景区门口每天有人劝返驴友

  “您好,宋家沟户外探险线路已关闭,您可以到附近景区游玩……”8月6日,在夷陵区乐天溪镇宋家沟入口处,来自荆州的10名户外爱好者被现场值守者劝返。

  记者看到,当天,夷陵区在全区7条主要探险线路出入口处安排50余人进行值守,按照区政府《关于加强户外探险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乡镇由分管领导带队,镇村分别派2至4人现场值守,实现三级联动对前来户外探险的爱好者进行劝返。目前,夷陵区在主要探险线路设置警示标牌、警示标语50多块,发放《致广大户外探险爱好者的一封信》2000份,经过前期深入宣传,来夷户外探险人员大幅减少,但仍有部分不知情外来探险人员前来活动。当天成功劝返人数约120人,劝返车辆30多辆,全天无一人进入险区。

  目前正值暑期汛期,高温、雷雨、大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频发,宜昌已要求各景区加强旅游安全工作,保障游客安全。夷陵区南津关大峡谷、谭家沟、冷风沟、宋家沟、挑水河、骡马洞、三把刀、黄牛岩、绝壁栈道、暮阳溪、野马溪、和尚墩—天桥沟、等干溪—龙进溪、金家沟—龙进溪、壕沟—杨家溪等所有户外线路均已关闭。远安花林寺镇的横岩坪、龙凤峡谷、洞河大峡谷,洋坪镇的胡家冲大峡谷、芦溪湾大峡谷等禁止游客进入。旅游部门表示,游客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尚未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峡谷、湖泊、洞穴等危险区域,以防发生人员被困的危险。

两驴友神农架深山迷路被困12小时两驴友神农架深山迷路被困12小时

  多方紧急救援终于脱离危险

  8月4日下午,两名驴友进入神农架官门山景区,天黑后被困原始森林中,由于随身没有携带食物和饮用水,二人饥寒交迫,被困12小时。直到5日凌晨2点多钟,在当地公安、消防、民兵、和熟悉地形的老百姓的紧急帮助下,最终脱离危险。

  深山老林传来呼救

  “我受伤了,现在被困景区深山,你们快来救救我吧!”8月4日晚上8时18分,神农架消防中队接到求助电话。原来,木鱼镇官门山景区深山里有2名登山“驴友”被困,饥寒交迫,其中一名驴友受伤行动不便,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报警后,当地政府也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消防官兵联合当地公安民警、民兵、和熟悉地形的当地老百姓赶赴事发地点实施救援。消防中队排长陶家伟和战士潘照华迅速带上抢险救援服、安全绳、安全钩、强光灯,并为被困者买来水和食物。由于该时段天已全黑,两男子手机信号时断时续,一时无法确定他们被困的具体位置,给搜救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经过研究,救援队采取分组拉网式沿山林搜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两轮搜索,搜救工作毫无进展。“通过电话联系被困游客,得知两人已经进山超过12小时,没有食物和饮用水,其中一位已经出现脱水现象。”陶家伟说,山林中又存在野生动物威胁,毒蛇等潜在危险,而搜救队所携带的电筒全部耗尽电池,情况非常紧急。

  山中回音误导搜救

  和时间赛跑就是抢救生命。搜救组一边派人补充电源购买手电筒,一边通过手机定位重新确定位置。“由于山区的特殊地形,在搜寻喊话过程中,被困者的回声产生回音,对搜寻产生误导,导致了刚开始两次的搜寻失误。”陶家伟说。

  山区的特殊环境对搜寻也是极大的挑战,坡度比较大,而且都是岩石,由于神农架林区气候比较潮湿,石头上大都长有青苔,非常滑,行进途中,陶家伟和潘照华摔倒了好多次,手臂都被划伤。“有人吗?”“你们在哪?”由于时间较长,搜救人员的嗓音也变得沙哑。

  正在此时,从山林又传来微弱的呼救,搜救人员迅速锁定位置。终于与被困者搭上话,陶家伟感觉被困者的情绪非常不稳定,体力不支。凌晨2点20分,救援人员终于找到2名被困人员,发现他们身体体征较为虚弱,但是神志清醒。“不要害怕,不要着急,会把你们安全带回去。”让被困者补充体能,短暂休息后,救援人员迅速帮助被困者转移。

  在救援人员的鼓劲搀扶下,年轻人慢慢站起来。救援人员通过安全绳,慢慢接力,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扶持着被困者,通过电筒照明在陡峭的密林中穿行。凌晨3点07分,2名被困者终于脱离危险,被带到安全区域。

  晚上爬树躲避毒蛇

  “现在已经恢复了。”昨日,回到上海的葛先生告诉记者,回想起当日被困的情形他仍然心有余悸。

  据了解,另外一名被困老者是上海某大学的万教授,二人都是户外旅行爱好者,慕名来神农架林区旅游时相识。4日下午,在万教授的建议下,二人一时冲动去登山。2时20分许,二人从茶园坡出发,爬了几小时的山路后,被困官门山深山里。当地地势复杂,山地陡坡,他们所处的山坡下面就是悬崖峭壁,而且天色已暗,二人未带照明设备看不清路面,导致无法前行,又因山高林密,他们在行进的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没有水和食物补充,二人饥寒交迫,葛先生当时已丧失行动能力,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蚊虫很多,周围还有野猪出没,万教授发现还有毒蛇出现,为了安全,二人都爬上有树枝的树呆在上面。深夜,由于地形复杂,搜救人员的灯光出现在另外一个山头上,葛先生的心里有些波动。“一定要节省体力,保护好自己,相信救援人员能找到我们。”有户外生存经验的万教授,在黑夜中鼓励他。

  当救援人员第3次搜寻找到他们时,身体透支的他们已没有力气高兴。“非常感谢救援人员,他们很辛苦,也面临巨大的危险。”万先生感激地说,当时地形非常复杂,夜晚行走很危险,没有政府组织的救援队伍,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