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20日电(记者 王贤)历经3年的不断探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科研人员近日精准定位并确定了长江南源当曲关键鱼类小头裸裂尻鱼的多处产卵场,对长江源河流重要栖息地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小头裸裂尻鱼为我国特有的大中型鱼类,是长江源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这一特有种具有“三高”特性:随青藏高原隆起进化程度最高、鲤科鱼类中海拔分布最高、生活史昼夜温差高。此前其产卵场一直未被发现,产卵场所在河段特征、水深、流速、水温等微生境需求未知。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伟介绍说,2019年至2021年间,长江科学院先后摸清了小头裸裂尻鱼繁殖群体在长江南源的越冬位置、夏季繁殖群体繁殖集群位置以及新生仔鱼的出现时间、地点,推测出了大致的产卵时间和产卵场位置。在今年小头裸裂尻鱼的繁殖季节,科研人员再上江源,终于在产卵场发现了受精卵。并从产卵场采集的野生受精卵中成功孵出仔鱼,确证了自然产卵场内小头裸裂尻鱼受精卵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找到了确定产卵场的直接证据。

  据介绍,下一步,长江科学院将继续围绕产卵场开展研究,深入研究小头裸裂尻鱼产卵发生的生态水文需求,确定产卵场的分布范围,为揭示气候变化对江源关键鱼类产卵场的潜在生态影响以及保护修复产卵场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