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首届长江经济带金融论坛在汉举办。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傅坚 实习生 吴薇 摄昨日,首届长江经济带金融论坛在汉举办。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傅坚 实习生 吴薇 摄

  长江商报消息 首届长江经济带金融论坛上,专家称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

  ■本报记者 沈佑荣

  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增效?昨日,首届长江经济带金融论坛在汉举行,包括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等多位国内专家,以及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云南省、江苏省和上海市、重庆市等长江经济带9省2市金融办负责人出席论坛,共同探讨加快长江经济带金融创新与合作的路径。

  欲建全球影响力内河经济带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致辞中表示,长江是货运量排名全球运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是贯通中西的交通大动脉,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表示,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的先进带。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共同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使命,把握难得机遇,开展区域合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曹广晶说,当前,开展金融合作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希望长江经济带9省2市能够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金融机构设置、人才和信息交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建立长江经济带金融合作交流的新机制,共同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盈的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新格局。

  专家建言: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

  “《长江经济带建设意见》关于金融方面的直接内容只有5条8个具体内容,但都是比较狭义的理解。”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表示,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金融创新的要求是全面且系统的。以上海建设航运中心为例,虽然已取得很好的成效,但离目标还有距离,因此《意见》在产业创新和金融融合层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央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认为,城市群之间的金融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建立金融合作机制,要建设一个比较高层次的协调机制来协调区域的发展规划,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二是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的上下和横向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产业发展提供综合融资的金融需求;第三,建立创新导向的金融政策体系,拓宽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逐步实现金融机构的差异定位、合理分工,形成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创投和产业投资基金等多样化的金融业态。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为长江经济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单向思维和跟跑思维等。”美国史带集团总裁钮小鹏指出,各省要有“外向思维”,不能“我是某一省市的,我只在乎我这个省市的发展”。他建议,发展要有创新,做到清晰差异化、产业生态化、双向国际化及城市品牌化,用领跑的心态迎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黄金期。

  中小银行发展与小微企业融资论坛

  湖北省银监局副局长阙方平

  成立中小企业银行破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

  如何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湖北省银监局副局长阙方平在论坛上指出,成立由国家控股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或许是一条有效途径。

  阙方平分析,现有体制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存在三大误区,即政策碎片化、融资商业化、增信民间化,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收效甚微。

  事实上,对商业银行两个不低于考核中,我省连续9个月增量同比下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企业原本需要资金支持,银行却担心风险,惜贷抽贷,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抽贷,加剧了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

  阙方平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打破现有路径依赖,构建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三大支柱,即政策、融资和信用。为此,就要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中小企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通过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提供担保(征信),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这些就能较好解决担保问题。

  阙方平以韩国支持中小企业为例说,韩国划定中小企业固有行业,禁止大企业进入,防止大鱼吃小鱼,在营业时间上,闲置大企业营业时间为中小企业流出生存空间。同时,鼓励政府采购时优选购买中小企业产品,并不得少于50%。更重要的是,明确大企业和政府扶持小企业责任,要求大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协调发展。韩国法律规定,禁止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货款,一次解决大企业挤占中小企业资金问题。

  韩国还有一项著名的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即大力扶持进入世界一流300项目,即韩国对入选的300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技术、市场、人才、资金、咨询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

  小微业务是中小银行未来发展方向

  “小微业务是中小银行未来发展方向。”昨日下午,在中小银行发展与小微企业融资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这样说。

  郭田勇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改变,民生、小微、民营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银行业要顺势进行调整。

  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多元化融资格局形成,传统银行业的融资地位势必动摇。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企业靠自身发债融资,小企业只有社会融资。在脱媒的格局下,银行业要有自己一批可靠的客户群,才能享有竞争优势。

  未来,银行业的路怎么走?郭田勇认为,将会兵分两路:一部分“朝上走”,主要做大客户,做高端客户,搞国际化经营;另一部分则“朝下走”,做社区银行,扎根基层,深挖小微企业。

  “美国有占银行总数95%的社区银行,服务的是小微业务”。郭田勇认为,我国银行业也会形成这样的局面,这也是中小银行未来发展方向。

  中小银行如何服务小微企业?郭田勇认为,银行要不断创新,要投入、要执着。

  “汉口银行与风投联合,风投投了,银行跟着贷就是一个创新。”郭田勇说,一些银行推出的“一圈”、“一链”等模式都是创新,能较好地做好小微业务,降低风险。

  “大银行和小银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郭田勇建议,“大行做小微”可利用网络优势形成标准化产品,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风险控制。“小行做小微”要形成单点社区银行,扎根乡镇、社区,跟客户形成一种近乎天然的紧密关系。郭田勇指出,社区银行是未来趋势,其人缘、地缘关系,能更好服务小微,较好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