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一碗热干面!”每天清晨,米卡总会踩着滑板来到学校附近面摊点上一碗面,由此开始一天的生活。
“80后”大男孩米卡来自法国,是武汉大学WTO学院的一名法语教师。现在,米卡的生活越来越像一个武汉人:爱吃热干面,会用地道的武汉话砍价,喜欢游荡于武汉的大街小巷。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当老师,更没想过自己会生活在一个叫武汉的中国城市。”然而一切“没想过”,都奇妙地从2005年米卡以交换生身份来到武汉展开。“我跟这个城市非常投缘,一来这里,就知道这是我要待的地方。” [详细]
华中师范大学“洋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7名留学生队员,登上楼顶,他们套上环卫服、戴上志愿者小帽,清理旧沙发、破马桶等垃圾。21岁的马度特意请假前来:“错过的功课过后我再补上,参加顶美活动的机会更为难得!”[详细]
在武汉体院武术馆,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和留学生,共同欣赏中国功夫表演,一名德国功夫高手正在一展风采,他的不凡身手获得阵阵喝彩。留学生们表现出对中国功夫的着迷。[详细]
整整徒步24小时,武汉多个高校的34名同学暴走跨年,向自己发起了挑战。活动发起人是马来西亚留学生陈有福,他们从汉口江滩出发,途经长江大桥,沿江暴走两圈共约100公里,“一圈是回顾,向2012年说再见;一圈是展望,拥抱美好的2013年!”陈有福说道。[详细]
他是一个在武汉生活10多年的瑞士人,他因中医梦而来到武汉,初来乍到,受尽人生地不熟的“委屈”。5年之后,他故地重游,在武汉小有一番作为,搭建了通往梦想的桥梁。这期间,他见证了武汉的点滴繁荣,早已成为半个武汉人,难舍难分。
初识武汉
人们总是偏爱新鲜事物。所以,当说起学医,作为瑞士人的何傲杰更爱中医。他说,西医是标准化垄断供给,走到哪儿都一样。而中医不同,它讲究的是千人千方,尊重个体,针对治疗,熟知其背后的哲学精髓实在是件很酷的事情。
2003年,何傲杰选择了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启武汉的求学之路,学医术更要学中文。这就像中国人喝咖啡,当多年的速溶再也不能刺激味蕾时,越来越多中国人购买昂贵的咖啡机,自己烘培煮咖啡,以品尝到最美味的咖啡。
初来武汉一两个月,何傲杰的中文水平仅限于“你好”、“谢谢”、“再见”三个词,所以当他决定独自一人去超市购物时,既兴奋又惶恐。“出门沿路走到胭脂路左转50米,可以进超市。”何傲杰如唐僧念经箍咒般无数次默念口诀,终于找到超市买了东西。可他前脚刚踏出超市,后脚就找不着北了,哪哪儿都是汉字,怎么也记不起返回学校的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