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湖北举行“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

  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熊享涛介绍,仙桃是全省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市。截至目前,仙桃中心城区人口达56万人,城镇化率超过65%,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去年,仙桃通过产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6类22项政策的制定,吸引进城留城2.5万人。今年,仙桃将发挥中心城区和彭场镇、毛嘴镇特色产业优势,通过产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吸纳,力争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带动更多人口就业进城。全年吸引,外出返乡、农民进城、外来人口,3万人左右。

  仙桃连续7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县市。

  今年,仙桃如何抓项目建设和经济建设?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黄鳝品牌?如何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

  仙桃把2024年定为“项目提升年”,组建10支招商先锋队驻外招商,目前全市入库储备项目507个,总投资3164亿元。今年预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0个,包括引隆补水、华润电厂二期、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仙桃校区等格局性项目。

  今年,采取了四个有力举措推动项目建设:

  一是成立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仙桃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常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配备10名编制组建仙桃市人民政府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重点项目的调度、跟踪和服务。

  二是梳理确定仙桃市2024年120个重点项目,由市“四大家”领导分别包联包保、靠前服务。

  三是搭建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开工,开工后4个月内统计入库,开工后2年内竣工,竣工后1年内培育进规、入限,形成项目签约、建设、入库、投产、进规工作闭环。

  四是每周召开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调度会,每月重点通报项目建设情况,每季度深度分析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项目拉练活动,年底进行年度考评。

  2023年,仙桃申报了20项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创建试点,18项获批省级先行区,创近年新高。市级政务行政许可事项减时限比例达98.3%,全省最佳“最多跑一次”比率实现100%覆盖,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十多亿元。

  降低企业成本。重点在企业用能、用工、物流等环节予以奖补。对工业项目报建实行“零收费”。力促2024年全年融资履约率不低于90%。

  为企业纾困解难。优化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畅通企业诉求和权益保护渠道。针对重点疑难问题,召开联席工作会,多部门共同协商解决,坚决杜绝“打太极”“踢皮球”现象。

  推进“信用仙桃”建设。创新信用融资服务和产品,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信易+”场景应用,释放信用惠民便企红利。

  推进政务升级。着力扩大“跨域通办”事项范围,力争“鄂汇办”仙桃旗舰店上线政务服务事项新增35项。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将“一事联办”主题事项扩展至55个。2024年底“一网通办”率达96%,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占比50%以上,政府职能部门“一网统管”覆盖率达100%。

  2023年以来,仙桃调整优化全市工业产业布局,形成现代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及电子信息、食品及生物医药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更好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优化产业链条,推动提档升级。现代纺织服装产业聚力做大做强以彭场镇为核心的非织造布产业集聚区和以毛嘴镇为核心的仙西服装产业集聚区,牵头申报江汉平原纺织服装“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健鼎电子、摩擦一号、旺旺食品、科伦药业等骨干企业增产扩能,推动机械制造及电子信息、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增效。摩擦一号投资20亿建设三厂,引进国际顶级的全自动化智能刹车盘生产线,搭配大规模工业机器人,打造国际领先的全自动刹车盘工厂。

  二是建强产业平台,提升集聚能力。以仙桃国家高新区和非织造布特色产业园区两大市级产业平台为引擎,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非织造布企业向双擎集中。围绕城南和城西产业相通、配套协同的发展基础,做大做强食品和生物医药两个中小企业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区集聚了全市90%工业企业、80%经济总量、70%工商税收。

  三是实施“双强”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招大引强、培优壮强,今年力争取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60个以上,培育“四上”企业100家以上。深入实施技改“蝶变”行动,滚动推进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个以上。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推动100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聚焦无人科技技术、无人应急装备等重点领域,与省联投东湖高新集团共同运营仙桃数字经济产业园。做实仙桃(武汉)离岸创新中心,新培育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

  今年,仙桃将聚焦畅通、宜居、韧性城市建设,着力推动城市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美不美”转变,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建设“更加畅通”城市。加快龙昌路、西环北路等城市骨干路网建设,打通南北通道瓶颈,提升城市通勤走廊出行效率。启动行政文化中心“两横三纵”路网建设,升级沔阳大道东段、复州大道西段等主次干道,城市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9公里。着力配套城市绿色慢行交通系统。近两年建设绿道154公里,今年再新建绿道50公里,万人拥有绿道达到1.8公里;扎实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连续、畅通、安全的人行道达标率超过70%。

  二是打造“更为宜居”城市。今年新开工2个以上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造老旧小区129个,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部以上。以共同缔造理念建设完整社区8个。加快汉江综合整治和大新路周边片区化改造,建设“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10处。

  三是构筑“更具韧性”城市。聚焦防涝设施建设,加快城西、龙华山两座雨水泵站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聚焦污水管网攻坚,重点实施城西、吾悦两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混接、错接、破损管网整治,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聚焦河流综合治理,着力推进肖杨河、洛江河两条城市内河上下游、左右岸管网截污和生态修复。全面启动合同节水管理工作,着力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聚焦运行风险防范,以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等为重点搭建安全监管平台,年底前基本建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仙桃力争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一季度已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170亿元;举办首届仙桃马拉松赛事暨一季度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集中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236亿元。

  全市油菜播种面积86万亩,增长0.5万亩,小麦播种面积41万亩,增长1.5万亩。聚力黄鳝“种、养、加、销、安”一体化发展,力争仙桃黄鳝占全省总产量的50%以上、助力湖北黄鳝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黄鳝苗种繁育量达10亿尾。预计一季度黄鳝产量达到2万吨,增长30%。

  坚持“一企一策”跟踪服务好106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增长点,重点推进容百锂电、摩擦一号、鼎龙光电等16个过亿元重大增长点满产稳产、扩能增产。1-2月,新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推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全年滚动推进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个以上,1-2月,仙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6 %。

  一季度开展年货节、迎春灯会等促消费活动20余场,3月17日首届仙桃马拉松赛圆满举办。加强商贸企业培育,力争一季度新增进限纳统企业20家。推动外贸重回主赛道,1-2月,仙桃实现外贸出口11.8亿元,总量居全省市州第11位;增长34%,增速居全省市州第4位。

  为220家企业精准匹配1.5万个岗位用工需求,10家银行机构与314家企业签约授信95.2亿元。

  仙桃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黄鳝作为强市富民的农业第一产业,全力推动30公里黄鳝产业示范带、张沟黄鳝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西流河镇稻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祥宇万亩稻虾鳝综合种养基地“一带一镇一园一基地”建设,集聚经营主体100多家,培育细分行业领军龙头7个,带动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23年,省委出台“鳝七条”支持政策,仙桃黄鳝上升为省级战略,成为全省区域公用品牌,为产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仙桃黄鳝实现“名利双收”。全年黄鳝产量达到 8.1万吨,全国每5条黄鳝就有1条来自仙桃,实现产值 60.7 亿元,鳝农每亩年收入2万多元,成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黄金鳝”。

  今年,仙桃将出台仙桃市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2条硬措施,每年安排奖励资金3000万元,全力打造百亿级支柱产业;支持养殖大户、返乡农民、市场主体发展黄鳝养殖,新增网箱专养1万亩、稻虾鳝综合种养2万亩;依托湖北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以湖北黄鳝产业集团为龙头,忠善、宏鑫、先锋、洪胜为支撑的“1+4”繁育梯队,打造全国最大的工厂化育苗集群;大力推广稻虾鳝生态养殖、浮床设施养殖、培苗工厂转网箱养殖、温棚室内流水养殖、立体设施养殖、“无抗”养殖等7大模式,打造万亩示范基地2个、5千亩示范基地3个,500亩示范基地50个以上;支持允泰坊、顾大嫂等龙头企业扩大加工生产线,提升深加工产能。探索创新黄鳝美食,让广大游客“品味一道菜、记住一座城”;实行黄鳝产业标准制定的奖补政策,全面推进黄鳝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筹办第二届黄鳝节,举办主销区专场推介会,助力仙桃黄鳝远走高飞,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