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0月16日,武汉市“百戏工程”成果展演展播展示活动将在武汉市人民剧院持续开展。届时,由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武汉歌舞剧院等单位联袂推出“百戏工程”成果展演演唱会,以及5场12出(汉剧2场,楚剧3场)经典剧目(折子戏)专场,以及12期18出经典剧目展播活动。

  武汉市“百戏工程”是在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旅局的指导下,武汉市戏曲传承发展研究中心、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于2020年共同启动实施的项目。项目实施五年来,共完成整理恢复传统经典剧目20出,分别是汉剧《下河东》《翠屏山》《收痨虫》《马武夺魁》等10出,楚剧《九相公闹馆》《玉莲汲水》《吕蒙正赶斋》《盘夫索夫》等10出;完成传统经典剧目录像40出,包括汉剧《夜梦冠带》《打花鼓》《秦琼卖马》《丛台别》等20出,楚剧《海舟过关》《贺端阳》《杨绊讨亲》《瞎婆摸包》等20出。完成21位名老艺术家口述戏曲传承经验记录,整理撰写文本十余万字。在“百戏工程”传承保护过程中,收集整理保留了包括文学剧本、表演视频、名老艺术家访谈、传承阐释、唱段曲谱、学员心得、教学花絮等全套资料。这些珍贵资料无论是剧目或是口述史,均实现录音录像资料数字化,不仅为地方戏曲抢救保护注入“数字基因”,同时也为舞台教学、实践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

  一批濒临失传的经典剧目得到抢救性保护。传统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是地域文化创造力的展现,体现出荆楚独特思维与文化意识。但是,在现代主流文化趋势下,传统地方戏曲在文学、音乐、绝技绝活等方面,都面临断层、失传等问题,抢救性挖掘整理和保护传统戏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整理一批、发掘一批、抢救一批”和“传戏、传技、传人”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在综合考量院团所申报剧目的学术价值、演出价值、教学价值、保留价值的基础上,侧重选择师承脉络比较清晰、有对路应工的学员能够继承、各行当中几近失传的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的筛选标准。

  以汉剧剧目《下河东》《马武夺魁》为例,此前均为汉剧二净和十杂的经典剧目,但因为年代久远已濒临失传。在获得“百戏工程”项目支助后,武汉汉剧院主动赴荆州、岳阳等地,向王文华、喻存远两位老师讨教此剧。王文华老师当年已八十多岁高龄,由于年事已高对《下河东》部分桥段也已记忆模糊,但对该剧中一段“唢呐二黄”却记忆深刻,因为汉剧其它剧目中“唢呐二黄”运用得很少,于是,大家根据这个戏的特点,凭借王文华老师的戏路,翻阅了大量资料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喻存远老师现任岳阳巴陵戏剧院院长,历史上巴陵戏和汉剧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巴陵戏老艺人曾说:“巴陵戏是汉剧的崽。”此次赴岳阳求学《马武夺魁》,并使其再现舞台,无疑丰富了汉剧十大行剧目库,满足了戏迷欣赏需求,也通过教学提升了演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可谓一举多得。

  一批名老艺术家的表演技艺得到活态传承。濒危意味着紧迫。在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中,年龄最大的指导老师年近90岁,其他老师绝大多数已是耄耋之年,按照“兼顾行当流派、传承舞台经典、延续本门绝技、急需抢救优先”的原则,邀请这些老艺术家传戏谈艺,既救活了一批剧目,同时也留下了谈艺说戏的影像资料,对于表演者、研究者、评论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

  汉剧名家袁忠玉老师在传授《翠屏山》中《醉归》一折的表演时强调,《醉归》中“三回头”的表演,充分调动了手势、眼神、身法、步法以及索线的表演技巧,层层递进,将潘巧云的人物个性刻画的栩栩如生。而“踢索线”表演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出“弹索线”“丢索线”“转索线”“打索线”“勾索线”等,把人物“无形”的内心化为“有形”的外部动作,使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立体化。

  杨谟超老师在汉剧《收痨虫》教学中,把睡罗汉、矮罗汉、笑罗汉、知觉罗汉等“十八罗汉”的“罗汉相”运用到《收痨虫》角色的表演中,使济公的身段动作富有变化,形象生动,可看性强。

  于盛乐老师认为楚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化,他认为这是楚剧的灵魂,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传授《打豆腐》人物程式化动作时,他反复强调要夹膀子、紧臀部,这样的表演虽然累,但符合人物个性。张光明老师在楚剧《吕蒙正赶斋》的教学中,也反复强调表演的真实性,比如“喝粥”不能直接喝,要转着碗喝。从左边喝到右边,边喝边说,说的时候粥还包在口里,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这种表演都是有生活基础的,很接地气。

  “百戏工程”用5年的时间,记录了21位名老艺术家口述戏曲传承经验,促成了20部传统经典剧目的整理恢复,40出传统经典剧目完成录像。虽然量不大,却好比药引子,成为治病的关键。

  一批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重返舞台达到薪火相传的目的。五年来,一批濒临失传和经典传统剧目通过活态传承重返舞台,充分体现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汉剧《哭秦庭》《双狮图》《秦琼卖马》,楚剧《九相公闹馆》《演火棍》《清风亭·盼子》等剧目,在城市剧场、送戏下乡、进景区、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中频频亮相,这些剧目不仅帮助引导观者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传统戏曲交流的机会,这也许正是对传统戏曲保护中合理、有益的尝试。

  此外,这些传统剧目还为一批年青艺术人才提供了一个历练提升的契机,使他们在各类艺术活动和大赛中崭露头角,屡获佳绩。近年来,他们分别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黄河流域戏剧大赛“红梅奖”、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大奖”、武汉艺术人才“江花杯”奖、湖北卫视《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最佳国风戏曲人”“优秀表演奖”等,为戏曲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批传统剧目影像资料得到立体、动态保存。五年来,与武汉广播电视台文体频道合作,共录制传统剧目60出(含整理恢复剧目录像和传统经典剧目录像),汉剧、楚剧各30出,总计时长近3000分钟。此外,还跟踪采访、拍摄、记录剧目传承全过程,对传承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详细梳理师承源流、表演经验、技术要点等,整理撰写传承阐释文本,做到一戏一档。五年来撰写传承阐释等10余万字,录制名师传戏访谈近500分钟。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不断传承和创造的结晶,“百戏工程”将通过对戏曲传承和保护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