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柯美杰)“‘十二五’武汉城市华丽改变,‘大县城’的帽子已经甩到太平洋。”昨日,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成发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座谈时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没有人再认为我们是‘大县城’,城市已经实现华丽改变,国际化大都市已初现雏形。”

  他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目前国际航线达37条,水上运输货轮可到东南亚等地,铁路方面有汉新欧,武汉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而在国内,武汉高铁成为全国重要枢纽,武汉高铁可达24个省份的城市,其中最远为哈尔滨,也实现朝发夕至。一直让人诟病的市内交通也有改善,地铁建设加快。

  阮成发还认为武汉城市品质提升,绿地、生态、文化方面都有质的飞跃。“武汉人的自信心恢复,自豪感增强。”他说,现在走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市民对武汉的豪言壮语多了起来,抱怨不满少了。

  “‘十三五’是武汉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如果没有抓住相关机遇,武汉目前的优势可能瞬间消失。”阮成发说,“十三五”时期武汉要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城市升级版、民生升级版。在经济上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重点是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以及智能制造。

  武汉将重点布局物联网、光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地球空间信息、智能终端等领域,构建完成的信息技术产业链。阮成发说,武汉在新型显示方面具备优势,目前已开建两条多晶硅显示生产线,“这些都是最先进的技术,也是国内这方面仅有的两条生产线,武汉正准备上第三条多晶硅显示生产线,估计整个‘十三五’武汉在这方面的投资将达1800亿左右。”届时武汉不仅能生产苹果iPad等显示屏,还能生产能够折叠的显示屏。他认为,谋划得当,未来武汉信息技术产业有望成万亿产业。

  他还对生命健康产业寄于厚望,推进湖北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基因测序仪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国主要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特别是在基因等技术上,湖北具有技术、科研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