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的武汉艾帕克汽配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通讯员彭吉松 摄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的武汉艾帕克汽配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通讯员彭吉松 摄

  记者柯美学 通讯员彭吉松

  2月3日,农历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东西湖区)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进会。

  会上,市委常委、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东西湖区委书记曹裕江提出要求,准确把握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坚决将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摆在第一位置,将“项目年、落实年”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主调,拼搏赶超。

  会议透露,预计2017年,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实际引资总额将要达到361亿元,增长幅度在10%以上。

  完整的产业链树立起临空港自信

  新春伊始,新加坡新能源专家曾少华飞往武汉,开始了他在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新一年的工作。

  曾少华是南洋理工大学新能源研究院创始人、新加坡氢燃料电池首席科学家。去年11月23日,曾少华获聘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高级人才顾问,同时,临空港企业武汉科利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曾少华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在经开区打造氢燃料生产基地。

  曾少华是能源专家,为什么愿意与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展开技术合作?临空港经济开发区经信局有关负责人回答说,他们区拥有新能源产业的完整链条。目前,临空港经济开发区正按照智能控制技术与电池、电机、电控、充电桩、新能源整车这一产业链条,建设新型汽车全产业链集群。

  以往,武汉人一直认为机电、食品、医疗器械、物流等是临空港的支柱产业,殊不知,临空港在最近两年又增加了新的产业集群,那就是新能源。“两年时间内,从一个项目到整个产业链条,”实践刷新了人们的认识。

  “六个跨越”助临空港成为领跑者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提出率先在全市新城区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领先的发展格局要与其他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相提并论,竞相发展;建设中部临空港经济先行区、湖北创新驱动示范区、武汉滨水生态幸福新城区。

  如何实现这些大目标?武汉临空港提出了“六个跨越”:未来5年,经济规模由百亿级向千亿级跨越,产业能级由低端向高端跨越,城区建设由城镇向城市跨越,体制改革由放权向服务跨越,民生事业由共建向共建共享并重跨越,生态建设由宜居向宜居宜业并重跨越。

  武汉临空港开始了新产业的征程,他们打造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新型汽车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积极谋划建设武汉国际商务区,实现产业创新与改革开放走在湖北前列。

  拼搏实干是唯一路径

  一个项目引爆一个产业。新年伊始,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在掌握中金数据投资需求后,经多方努力争取,这个百亿级大项目最终落户该区;今年临空港经开区还积极争取中央网信办和省市支持,争分夺秒与网络安全行业巨头洽谈,实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迅即启动。

  一切发展成果源于实干,“上下同欲者胜”。新一年,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并将“项目年、落实年”作为全年经济工作主线,同时实施区级领导“一挂两包”(人人挂点,个个包产业、包项目)工作机制,让实干成为以上率先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