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一条长达1432公里的输水干线,自丹江口水库蜿蜒向北,途径豫、冀,直赴京津。它将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或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量总计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总水量的六分之一。它将为北京市2000万人口每人每月增加约62立方米水资源,相当于11.3万瓶550毫升装矿泉水,缓解首都之“渴”。

  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之中线工程。历时50年调查论证,10余年开工建设,2014年的这个深秋,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正式通水。

  调来的“南水”,每年水量是否有保障?如何确保水质、避免“水土不服”?它将给沿途区域带来哪些经济社会方面影响?水源地及受水区是否已做好生态安全措施?因工程而搬迁的三十多万库区移民是否已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本报记者采访参与工程调查论证的水利、水安全、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为您解读这项世纪工程的五大焦点问题。

  1 “南水”水量足够“北调”吗?

  “截止到2014年10月28日上午8点30分,丹江口水库水位160.49米。”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人民政府网站最新发布的数据,丹江口水库自10月8日起一直保持历史最高水位,可满足调水需求。

  时间倒回,2014年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自年初开始,丹江口水库水位持续走低。8月末开始,随着豫、鄂、陕等丹江口水库地带降雨量的增加和持续,水位开始上涨。

  但在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看来,水库的水量变化并不意外。他主持的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国家973项目研究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丹江口水库水入库径流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1990—2012年平均入库径流相对1954—1989年减少21.5%。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丹江口水库水入库径流也存在减少的风险。

  而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利平认为,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径流变化影响不大。张利平的团队采用1980—1990年日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检验,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型多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21世纪降水、气温、径流、蒸发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21世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径流量较基准期将出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预示着水源区的水资源在21世纪前期将出现减少,21世纪中后期将增加。

  2 如何保护优良水质?

  丹江口水库水质有多好?刚刚在水源地品尝、鉴定了水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水文地理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刘昌明有直观感受:“可直接饮用,清甜可口。”

  根据环保部水质自动监测网点12年的数据,丹江口库区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高于调水要求的Ⅲ类水质标准。

  为保护丹江口水库优质水源,确保一江清水送京津,水源区付出巨大牺牲。据统计,从2003年起开展污染治理的十多年间,丹江口库区河南境内的3市6县水源地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每年财政减收增支7亿多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万平方公里。水源区的豫、鄂、陕所涉区域,不仅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还在全流域制定工业水处理控制标准,建立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厂,在农村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等等。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大力发展绿肥,以减轻、控制污染。

  丹江水自淅川县陶岔渠首总闸出库,在1432公里渠道的长途自流过程中,沿线与约700条河流交叉。能否确保水质在沿途安然无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配置研究室主任谢新民认为,南水虽然经过上千公里的长途跋涉,但因水流速较快,沿途全用砌衬渠道,且全线均有过硬技术处理,因此水质安全系数较高。同时,沿途有对水质、水量的监测系统,一旦发现突发事件,会有相应的应急处置办法,联合调度,保证水的安全。同时,河南省在南水北调总干渠设有16座国家级水质自动检测站,并在总干渠两侧划定了3054.43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对新上项目进行严格环评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