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墙围着山顶蜿蜒一周石头墙围着山顶蜿蜒一周

  五虎寨具备强大军事防御功能

  青塘村,因村民们会唱调子戏而声名远播,明代为武当山烧制琉璃瓦的官窑遗址在这里被发现,更是让人们对青塘村刮目相看。然而五虎寨的存在被发现,或许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改写了青塘村的历史。因为经诸多专家学者的考证发现,五虎寨上的石头城墙,竟然具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

  一直以来,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这些位于荒山之巅的石头建筑,近年来网上关于五虎寨的报道,倒是让人们对这些石头建筑有了新的认识。报道称,这些石头城墙有可能就是2500多年前楚国修建的长城。

  从2006年开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研究馆馆员,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文化站退休干部李征康最先开始关注并研究五虎寨的历史背景。在他的带动下,更多来自省级和国家级的专家学者走进五虎寨实地考察研究。此后,这些学者、专家对五虎寨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他们认为,五虎寨是楚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早期楚长城提供了实物材料。

  青塘村是古时武当山北神道上的一个村,五虎寨位于该村北面,分布于5个山头。从东向西数,第一个山头上的寨叫边寨,第二个山头上的寨叫中寨,这两个寨围在一起是一座城,城周长3222米,城内面积661亩。另有三个小山头上的寨围成一座城,城周长2075米,城内面积413亩。这五个寨子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统称为五虎寨。据当地农民张雁奎说,这里原来地名叫古寨城,他父亲在世时,经常向他们说这是楚国修的城,防秦国的。

  说起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会是中国的万里长城。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华夏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是楚国人修建的。据史料记载,周天子分封诸侯,楚国以荆襄为界,楚僖公为防御中原之兵入侵出国,开始修建石头城墙并驻兵把守,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400多年后,秦朝统一六国,才修建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万里长城,因此,人们便把楚长城称之为“长城之父”。

  楚长城是我国古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与众多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对于研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说青塘村的五虎寨就是楚长城的一部分,它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呢?依据之一就是各种文献记载。据《通典》记载:“武当山北有古寨城,战国时楚国筑以备秦,据山为城,高峻险削”。今天的五虎寨所在的方位、山势与《通典》所记载的情况十分吻合。《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古寨山在郧县(今郧阳区)东南80里,这个距离正好就是今天的习家店镇青塘村一带。

  另外,从五虎寨的建筑构造和布局来看,具有较强的军事防御功能。山下入口处有吊桥,吊桥长13米,宽5米,高4米,桥下则是120多米高的深渊。进入吊桥处是一个陡峭的斜坡,路宽只有2尺见方,勉强能容一人通过,大量的兵马很难集中进入,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

  进入吊桥相隔一段距离的山头上,有瞭望哨台,用石头砌成的城墙依山就势,临崖而建,环绕山头围成一圈,城墙外侧是陡峭的山体,极难攀爬,山顶为大片的平地,山后有两道寨门,这与瓮城的结构极为相似。山顶有蓄水的大坑,山下有大型水库,可保证大量的人畜饮用水。山寨后面是群山,是退守的屏障,整个山寨遥相呼应,进可攻,退可守,并具备了驻扎大量军队的基本条件。

  五虎寨平均海拔600多米,一座山头的石头城墙就长达3000多米,占地面积600多亩,规模之大,工程量之巨,凭借一般百姓的人力和物力难以完成。这样的规模,一定是一项国家工程,因此人们推想,这不应该是一座普通的土匪山寨,或是躲避战乱的一般设施,极有可能是楚国防御强敌秦国的长城。

  但是五虎寨似乎与人们印象中的长城并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个城堡或者一个军事据点,这又作何解释呢。据史料记载,楚长城也称为方城,是依据地形排列的防御性小城,为屯兵警哨之所,是演变为长城的一种重要形式,五虎寨可能是楚长城的一个连接据点,它不像秦长城那样是连接在一起的,它通过点与点的呼应来共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