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这越滚越大的巨额的债务和利息,小美的妈妈说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也没有能力偿还了。催债公司三番两头地逼债,而且由于之前从小美那里掌握了很多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包括陈师傅在内的亲人都不断受到骚扰,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下一步,小美的妈妈打算走司法程序,依法解决。
网络贷款入侵校园 隐患大

网上借贷,尤其是面向大学生的借贷,门槛低,往往只需要身份证件、个人信息就能贷款,不少大学生都深陷其中。记者也随机在一所大学里进行采访,有同学就说“我对网络借贷的印象就是,借几千块钱,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几万,非常恐怖。”
尽管多数学生会对于高利息的网络借贷,敬而远之,但仍有少数的人,无法拒绝这种方便快捷的贷款诱惑。而大学生选择网络借贷的原因,尽管也有例如筹集创业资金、应对日常必要开支等,但更多的,还是跟虚荣心、攀比心里有关。而之所以借贷,就是这些人觉得父母给的钱不够,所以才会借贷,而且通常不会告诉父母。

借贷的大学生,瞒着父母贷款,而这些网络借贷平台,在放款之前,虽然会要求学生提供详细的个人、家庭信息,却也不会事先通知联系父母,只有当还不上了,成为恶意欠款,才会通知。而正是因为这样,家长和学校往往是到最后才知道出了事情。
网络借贷的这种“行业规矩”,造成了很多大学生负债累累、甚至付出了生命。2016年3月,河南郑州的一名大学生,因为迷恋赌球,通过网络借贷,进行赌球,最终欠下60万元巨债,无力偿还,自杀身亡。同样是在2016年,贵州省的大学生秦某,先后用28名同学的身份信息,进行网络贷款,最终无力偿还,致使这些同学背负上了上百万元的债务。
大学校园这片知识的净土,如何能远离非法金融陷阱?去年,银监会、公安部等国家十五部委,已经联合发布了《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校园网贷业务也是重点整治排查的对象之一。
律师提醒
如果要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融资的,这些群体,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网站,调查好这些平台相关的资质等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垄上行》栏目律师团成员 吕军
网络借贷 离不开法律监管
网络借贷,是一种新型的借贷形式,也要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按照规定,借款利息24%以内是受法律保护,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了36%,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吕律师解释:“对于区间的一部分,如果当事人已经实际支付的,不能返还,如果还没支付,按照规定,还是按照24%收取的权益。”
另外,吕律师也强调,借款公司以管理费等各种名目收取的费用,借款人也要注意甄别,因为不管是以什么名目,如果实际上是利息,那么也要遵守24%、36%的规定。
(记者袁帅韩会芳)
《 垄上行》记者报道
(责任编辑:陈智通)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人在武汉 官方微信(v5daren)

查看评论(114)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