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和天河机场对接的城际铁路——汉孝城铁 记者周迪 摄直接和天河机场对接的城际铁路——汉孝城铁 记者周迪 摄

  本报记者翟兰兰 杨蔚 王雪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本报自征集市民寄语以来,收到热烈反响,不同职业、年龄的读者对未来这座城市、对自己的生活展开畅想,寄予美好期待,他们希望武汉投资、创业环境更加宽容,城市环境更加美好,交通更加便利,更具“国际范”,成为更加宜居的城市……

  创业大学生期待

  为就业创业“降成本”

  “成本”二字,对于即将或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可能是求职时的一张车票,或是一套职业装,甚至是待业家中的“啃老”时间。

  “希望政府能建立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帮助应届大学生降成本。”面临毕业,袁晨辉选择了创业,目前正经营一个校园微信公众号,月入过万,并与国内100多个校园账号形成了广告抱团经营模式。

  “不懂税,也不太懂法律,只能去委托人,就会增加成本。”袁晨辉对武汉未来的创业环境有许多期待。他说,大学生创业,一般都缺乏资源和经验,仅以不懂税为例,每年光找人做税务方面的工作,就要多花几千元成本,平时与商户签合同,不懂合同法,有人违约也不知该怎么办,假如请一次律师,可能一个月钱白赚了,希望武汉能出台政策,针对大学生创业中的通病、盲点进行培训,同时由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帮助他们越过“雷区”。

  袁晨辉的多数同学,选择的不是创业,而是就业。四处面试,需要各种交通、化妆品等各种成本,而多数学生,都要从父母那里拿钱。袁晨辉期待,未来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能够得到经费支持:建立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基金,根据毕业时签订的三方协议,给留在武汉工作的大学生提供资助,比如像入校时一样,毕业时给每人发一张100元面值的公交卡,比如聘请专家提供一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度过从学校到社会的这段痛苦期,吸引他们留在武汉。

  袁晨辉还期待,建立针对企业的“招才”奖金机制,吸引到的高学历人才越多,获得的“招才”奖金越多,鼓励企业招贤纳士,让更多人才留在武汉。

  退休市民期待

  刷武汉通出省出国

  “以前,儿子去东京留学,要先从武汉飞到上海,再转机到日本。”家住武昌区和平大道锦绣家园的徐桂芳女士说,过去武汉没有开通直飞日本的航班时,光花在飞机的时间最短也要6个小时,最长说不准就是一天。而现在武汉开通了不少直飞国外的航班,时间大大缩短。

  “现在儿子回家一趟,从上飞机到进家门,一共也就5个小时。”徐女士高兴地说,关键是地铁2号线对接了天河机场。

  前天,徐女士的儿子回国过年。一大早,上飞机前儿子联系了她,徐女士想着怎么也要到晚饭过后才能到家。可没想徐女士刚准备睡午觉,儿子就回来了。“他说12点半就到了天河机场,直接转乘地铁2号线到了积玉桥。再转了趟540公交车,2点多就回来了。”徐女士说,在武汉生活这么多年,真没想到交通竟然已经这么便利。

  对于徐女士来说,最高兴的不只是儿子可以经常回来看她了,她和老伴也可以走出国门出去转转了。“以前总是担心耗费时间太长,身体受不住,现在这么方便,可以出去看看了。”徐女士说,她希望有一天武汉的交通可以方便到,出门不用开车,家门口就是地铁站,到哪里步行都不超过10分钟。甚至去哪里都不用排队买票,刷着武汉通就可以直接地铁转火车转飞机,就可以出省出国。“大家都把省下的时间用来做有用的事。这样的武汉绝对不会再被说是‘堵城’,会是世界最畅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