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1时,官兵在倒口湖紧急搭建土石围堰    记者郭良朔 摄(实习生 陈佳莹昨日凌晨1时,官兵在倒口湖紧急搭建土石围堰 记者郭良朔 摄(实习生 陈佳莹)
昨日上午,军民们搬运沙袋进一步控制险情       记者彭年 摄昨日上午,军民们搬运沙袋进一步控制险情 记者彭年 摄
制图/职文胜制图/职文胜

  记者李锐 通讯员莫难 方培 熊峰 韩磊 王克

  4日下午以来,距长江干堤武青堤内脚约240米处的和平公园苗圃倒口湖,陆续多处出现翻砂鼓水现象。经专家研判,为管涌险情。为防止险情进一步发展,防汛部门迅速组织民兵预备役、武警官兵、驻区企业等抢险队伍600余人,按照围堰抢险方案,连夜开展围堰、铺路、打桩等抢险工作。经过军地双方联手20余小时紧急处置,至昨晚,险情已得到控制。青山区将成立专班,对倒口湖周边区域进行全面巡查;加强值班制度,对管涌发生段24小时全天值守。

  6处险情距长江干堤内脚仅200多米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发生散浸和管涌的倒口湖为1931年长江大堤决口旧址。当年江堤决口后形成了现在的长约120米、宽约100米的倒口湖。倒口湖距武青堤内脚约240米,距长江边水面约400米。由于长江水位持续暴涨,与倒口湖形成巨大落差,湖水受压过大,所以造成管涌险情。

  4日下午,倒口湖发生6处散浸和管涌。因湖水较深,作业面有限,加之突降大雨,管涌险情围堰作业未能完成。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形成大范围管涌,把土和沙带出来,把地基掏空,影响长江干堤的安全。

  按照市防指要求,青山区启动应急预案,从4日16时起,先后组织600多名民兵预备役、武警官兵、一冶等驻区企业抢险队伍和区水务人员一起,按照围堰抢险方案,连夜开展围堰、铺路、打桩、砂石调运等各项工作。

  昨日凌晨1时许,记者在抢险现场看到,湖中发生管涌的地方插着小红旗,身穿迷彩服的民兵预备役和武警青山中队的官兵正在往湖中抛沙袋构筑围堰。青山区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肖作顺说,通过围堰将管涌口围起来,再在上面铺设由黄沙、瓜米石、风口石形成的倒滤层,让冒出的水不带泥沙,避免水流冲刷破坏堤底,保证长江堤防安全。

  昨日10时许,接到命令后,火箭军指挥学院和军械士官学校共500名官兵火速到达倒口湖增援。官兵们冒雨搬运沙袋,至11时20分许,围堰合龙,为下一步抢险打下坚实基础。

  官东战友跳进倒口湖和长江探查险情

  昨日10时50分,海军工程大学20多名官兵在政治部副主任严光成的带领下,紧急驰援青山区倒口湖抢险,“最帅潜水员”官东的战友——12名潜水分队队员们紧急下潜、探查险情。

  参加过“东方之星”翻沉事件救援、有着数十年丰富经验的潜损中心主任李其修进行现场指挥,潜水员谢启峰、陈伍林、李其爽等轮番下水,先后跳进浑浊的倒口湖和长江中进行探查。经过3个多小时的水下探摸,共潜水14人次。经过探摸,水下未发现塌方和明显的进水口,初步判定,倒口湖的散浸和管涌是因为地质原因和高水位压差造成的。下午4时许,他们将探摸情况及时报告给市警备区和防总。

  90后抢险队员泡水里20多小时

  “上来后给我弄点好吃的哈!”昨日17时许,泡在倒口湖中的王栋,对岸上的同事笑着说道。除去半夜回家睡了3个多小时,他已在水中泡了21个小时。

  25岁的王栋是青山区水务局抢险突击队队员,4日下午4时,倒口湖管涌抢险开始,王栋就和另外10名队友一起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接过递来的沙袋,先是铺围堰,后是倒砂石做倒滤层。

  趁着片刻休息,记者走到王栋身边采访,他一边吃着奥利奥,一边说道, “水里很冷,特别是半夜的时候,冻得直发抖。现在就是感到冷和饿,最想做的事就是赶快睡觉。”

  因为走得急,王栋穿着一双耐克球鞋就来到了现场,如今已泡得湿透。另外一名队员陈龙也笑着说,“我的阿迪也快泡烂了。”

  队里最小的周悦今年才21岁,一脸稚气和阳光,尽管累得连路都不想走,但他没有一句怨言。

  抢险队队长舒捷说,全队11人除了他是1978年的,其余10人都是90后,从退伍战士里招进来的,所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他说,小伙子们2小时上岸休息一下,喝几口姜茶补充体力又继续下水。有的队员搬沙袋时皮肤擦伤,有的队员长时间浸泡水中皮肤过敏,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也没有一个人要求换下来。

  防汛小常识>>>

  管涌,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细颗粒在粗颗粒所形成的孔隙通道中移动、流失,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量也随之加大,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土体发生破坏的现象。这种险情通常发生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也称“翻砂鼓水”。

  管涌发生的原因一般有:堤坝地基中缺少非黏性土壤,水位升高后出逸点渗透坡降大于土壤允许值时,地基土体中较细土粒被渗流推动带走;基础土层中含有强透水层,上面覆盖的土层压重不够。另外,工程防渗或排水(渗)设施效能低或损坏失效,也会导致管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