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商超用手机支付商品。记者孙珺 摄市民在商超用手机支付商品。记者孙珺 摄

  “双12”让大家惊觉,原来让人们出门狂欢不是没有可能。

  前天是支付宝口碑“双12”首日,全国4900万人走上街头,用手机搞定了自己的吃喝玩乐,无数商圈和线下店铺都创造了全年交易最高峰,消费热度甚至超过了“十一”黄金周。

  武汉人出门“血拼”的热情尤其高涨,前天共210万人参与了这场线下消费节。

  线下商家也尝试用平台、技术、数据能力,探索转型升级之路。线下商业占据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85%,一场比电子商务更大的商业变革,正在发生。

  洪山“土豪”最多 光谷步行街最热闹

  昨天上午,武商量贩超级生活馆里人挤人,连同卖场的专柜收银台,一共开了26个收银台,均有人排队付款。

  众圆广场生活馆,大量客流集中在粮油区、蔬菜区,收银台全线开放。“消费者太热情,我们的送券活动加推了一天。”武商量贩人士说。

  昨天,中百超市后湖店,不少市民拿着手机,刷着代金券继续购物。“我昨天花53元买了三提维达8包装的面巾纸,今天买一桶鲁花花生油加一小袋米,刚好用掉50元的券。”市民刘女士盘算好了,150元的东西只花了100元。“原定送券一天,又加推了两天。”中百超市人士说。

  支付宝口碑数据统计,武汉全天的交易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2点。消费人流最旺的商圈是光谷步行街,最舍得在吃喝玩乐上花钱的,还属洪山区的“土豪”。

  武汉女人能花钱  平均花费超男人41%

  数据显示,武汉女性用户在“双12”的平均花费比男性高了41%。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武汉男人爱老婆”是不争的事实。

  最爱使用优惠券的群体是女大学生,武汉每5张优惠券就有1张是女大学生用的。

  大家最喜欢买什么呢?数据显示,武汉人最爱买的超市单品是冷藏酸奶,随后是卫生巾和饮用水。

  点菜靠喊促销发传单成过去  线下商业变革正发生

  “双12”的狂欢让市民很“嗨皮”,实体商家不再被网络打得灰头土脸,而是积极开始变革。

  付款用现金,发优惠券要靠小传单,办会员卡要填一大堆材料,点菜扯开嗓子喊服务员……再过几年,这些场景要变成老黄历了,互联网化正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开店选址、货架摆放、商品搭售策略等,都不再依靠老板的经验,而是依靠大数据分析。

  一家粤菜餐厅的老板沈先生说,“通过互联网,‘双12’前可以调看历史数据,最畅销的点心是红米肠、虾饺和叉烧包,卖了多少的量也很清楚。我们根据数据来备货就不会造成浪费。”

  以往,商家要积累会员耗时耗力,但通过移动支付,一家购物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原本在五楼的运动品牌和地下二层的客流相关性更强,于是进行调整,结果日均平效(每平米效益)增加了200%。

  “若干年后将无所谓实体商业和虚拟商业。”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表示,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将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促其创新升级。 记者孙珺

  武汉“双11”投诉量  同比首次下降

  本报讯(通讯员张镝 李诚 记者马辉)“双11”消费投诉量同比出现“首降”。这是昨天市工商局发布的消息。

  今年“双11”期间(11月11日—11月30日),武汉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中心和市消协“电商消费维权直通车”平台,共受理网络交易投诉举报件267件,较去年的374件,下降近三成。投诉举报量居前十位的依次为:服装鞋帽、家电、通讯产品、计算机产品、家居用品、食品、儿童用品、餐饮住宿服务、化妆品、文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