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外科医生,至今仍工作在一线。出门诊、收病人,偶尔还会做手术。作为胃肠外科权威,他的医术早已全国闻名,不少人远道求医。而对于每一个普通病人,他则是个24小时都能找到的好大夫。他就是协和医院教授陈道达。
胃肠外科病房尽头的一间房,陈道达已住了30多年。一日三餐多是夫人来送饭。而他的家就在院内家属楼,可他还是想离病人更近点。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最容易找到的医生”。他正在病房看病人,对方是一名46岁来自赤壁的肠癌患者,刚开了刀,因为白细胞低不能化疗,得先用升白药。“今天这个药有没有反应?”“吃哪个药吐了?”陈道达问得十分仔细。
“陈医生每天都来病房看我,哪种药最合适,哪种伤害大,他都反复摸索。”一位患者说, “这样的教授还有什么让人不放心?”
科室凌燕医生介绍,陈教授现在每周一次门诊,半天要看20个病人,加号从不拒绝。他病房里收治了14个病人。每天8时准时查房,修改医嘱,有手术就上手术,术后又会到病房查房。工作状态跟年轻时比没什么不同。
最让人佩服的是,无论凌晨几点,哪个科室的医生找他,他都会立马起床赶到现场。这样的紧急状况每周都会遇到。(记者黄莹 通讯员张玮)
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马廉亭 带着6个支架每天7时查房雷打不动
“今天感觉怎样?耳朵里有没有嗡嗡声?”昨日上午,80岁的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马廉亭像往常一样,在病房里带队查房。听诊器的听筒放在一名患者肿大的右眼上,马廉亭边问病情边安抚患者。31岁的赵曰圆告诉记者,工作6年来,不知多少次这样跟着老军医查房。“每天早上7时雷打不动准时到科室,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大年初一,马主任都会照顾其他医生,来病房查房,从没中断”。
马廉亭认为,医学是注重临床经验的学科,不管是脑出血还是平日常见的发烧,这些都是表象,找到病因就需要从日常的查房开始,但现在不少年轻医生并不重视,其实并不好。
退休后,马廉亭依然每天来医院上班,虽然不再设门诊挂号,其实还是接诊不少病人,全是免费看病,来者不拒。看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他会自掏腰包送给患者。没人知道,这位老人从1989年就患上了糖尿病,又有严重的心脏病,已植入6个支架。
作为国内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马廉亭一生获得无数殊荣,但他对于身边人来说,就是个平易近人的老爷爷。在他言传身教下,科室成员都是随叫随到,以当“马家军”为荣。
(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李锐)
坚持为病患讲解用药方法的孙曾拯 晚上用的药会画上月亮标记
上周,记者在市一医院皮肤科看到,89岁高龄的孙曾拯的诊室外打了围,患者接龙似的进去。孙老把脉、问病、写病历,有条不紊,脸上的笑意和善亲切。
一名三四个月大的宝宝患了湿疹,脸上红了一大片。孙曾拯主动抱过宝宝,像护着自己孙儿似的,放在膝盖上仔细观察,然后轻轻掀起孩子衣角,查看肚皮上的红疹。宝宝在睡梦里,丝毫没有受到惊扰。孩子妈妈说,以前带宝宝看病,从没有医生会抱过去,这样仔细地看。
老一辈都知道,孙曾拯有个外号叫“孙皮肤”,是武汉看皮肤病的名家。孙曾拯看病有个习惯,开完药,会让患者拿药后再来一次,每种药怎么吃,他逐一讲解。这一习惯一直未改变。曾找孙曾拯看过病的胡先生介绍,碰到晚上用的药,孙教授还会画上月亮的标记。这么过细的医生很少见了。孙曾拯说:“当医生的,当然应该为病人讲清楚。”
1953年从医学院毕业,孙曾拯在武汉行医已有64年。孙曾拯的儿子孙树初说:“看了几十年的病,父亲好像从来不累,为患者解决了问题,他就高兴,患者没能救过来,他会自责很久。”
孙曾拯的父亲生前是江苏著名中医,他的4个子女也全部从医。三代行医,“心里装着患者”已成为承袭的家风。 (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喻锎 付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