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博弈困惑:成本谁担

  8月2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丹江口市联合召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价工作座谈会,沿线5省市及长江委、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管局、中线水源公司、汉江集团等相关部门和企业参加了会议。与会各方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价定价原则、水价构成要素、水价测算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协商。

  据参会人士透露,会上水价的争论很激烈,调水区希望水价能体现他们已做出的牺牲和今后保护水质所要付出的努力,而受水区则强调工程的公益性和民生性。由于与会各方只有湖北是纯调水区,在水价定价权上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以至于湖北代表会后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相关人士说,对用户水价可承受能力,普遍采用世界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等部门提出的评判标准,即水费支出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超过2%,工业用水成本支出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不超过1.5%。经测算,如果按照“保本、还贷、微利”原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价到达北京的每立方米不超过3元。

  调水在即,“谜一样”的水价导致社会上出现一些不靠谱的推测,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南水北调工程一立方米水的供水成本高达20多元。对此,许新宜说,这个数字的确存在,但不是供水成本,而是单方水投资,这个概念跟水价没有任何关系。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年调水95亿立方米,总投资大约2000多亿元,平均下来是单方水投资约20多元。但水价是水价,不是单方水投资。

  据对全国近百项调水工程的研究分析,单方水的投资与水价之间存在一种统计关系,即单方水投资的10%接近于工程水价。这样分析下来,中线水的价格大概是2元多。

  不过,这些算法也引来水源区的质疑:由调水带来的损失算不算调水的成本?汉江集团相关人士说,为了保调水,汉江集团6台发电机组基本上只有两三台出力,导致发电量同比大幅下降,到今年8月,水电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23亿元。

  丹江口市物价局负责人认为,不管最后“南水”如何定价,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为保护好丹江口水库水质,失去了相关产业发展机会,国家应该设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补偿基金”,由各受水地按照用水量每立方米0.2元的标准计入水价中,对核心水源区进行补偿和产业扶持。(记者 袁志国 魏梦佳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