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涵盖全省39个县市区,欲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极
□本报记者 周舜尧
昨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一规划范围涵盖湖北汉江流域10个市(林区)的39个县(市、区),面积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2013年常住人口2236.28万人,计划将其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增长极”。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与河南、陕西等地合作,争取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北省战略规划办副主任徐新桥说。
2025年建成“五个汉江”
【摘要】
在空间布局上,以汉江和武西客专汉十段双轴线为骨架,实施总体布局,加快形成“一条铁线、一条水线”并驾齐驱的空间开发格局;以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为界,明确坝上和坝下发展侧重点,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城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区域定位为“一极四带”,即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极、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全国流域水利现代化示范带、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带、世界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带。
发展目标为,到规划期末(2025年),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五个汉江”,即“绿色汉江”、“富强汉江”、“幸福汉江”、“安澜汉江”、“畅通汉江”。
【解读】
省战略规划办副主任徐新桥介绍,《规划》不是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而是因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作出的有针对性的战略谋划,以生态、经济和民生“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导向,重点突出了节能减排、生态产业,特别是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是要抓落地。”徐新桥表示,我省将成立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领导挂帅,统筹协调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工作,规划中涉及的各市、县、区不再编制规划,直接指定实施方案。
同时,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领域的重大项目,设立项目库,涉及生态环保、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方面,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汉江银行;支持发展产业基金,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建设资金的问题。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与河南、陕西等地合作,争取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徐新桥说,南水北调通水后,汉水流经的区域串联起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区域,打造一个“新汉水生态经济带”有成为国家战略的基础。
2035年成为“东方莱茵河”
【摘要】
到2025年,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保持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2035年,汉江生态经济带走上全面可持续发展之路,整体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媲美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东方莱茵河”,成为世界经验。
具体指标包括:到2025年,丹江口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丹江口坝下汉江干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至Ⅲ类;支流和湖库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5%;森林覆盖率总体达到44%,其中山区达到70%、平原地区达到2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大于70%。
【解读】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周水华介绍,汉江干流湖北境内在2013年21个断面都达到了功能区要求,但汉江一级支流中有5个达不到功能区要求,以农村和农业源污染物污染为主,治理难度较大,同时,大气污染、固废污染等问题也有待解决和完善。
周水华表示,为达到环保专项规划目标,在《规划》实施期(2014-2025年)内,将实施工业污染防治工程、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程、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工程、生态红线保护工程以及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六大类共计3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60.10亿元。
同时,成立“汉江生态经济带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生态经济带区域、流域之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建立覆盖全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建立协同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
此外,还将加大政府投入,开展环境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设立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和融资平台建设,试行排污权质押贷款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