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

  基本建成高速公路路网重要枢纽

  主要任务:坚持互联互通,提升高速公路枢纽功能,巩固国家高速公路重要节点城市地位,基本形成“三环十五射”高速公路网。到2020年,公路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超过20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790公里,路网密度超过10公里/百平方公里。

  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加快推进连接周边省市及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建成四环线、武深高速武汉段、硚孝高速等,推进外环线东扩,加快建设武汉至大悟高速、新港高速、武汉至阳新高速等,构建 “三环十五射”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

  稳步推进国家公路主枢纽建设。推进国家公路主枢纽规划实施,建成8个客运枢纽。形成以客运枢纽为核心、一般客运站为辅助的层次分明、辐射力强的客运枢纽体系,实现公路客运与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融合。支持货运站及“公路港”等平台建设,增开武汉至国内主要城市的公路干线运输班次,拓展面向西南地区的陆上国际运输通道。

  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大力支持企业采用基本型、网络型、集装箱、多式联运等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打造公铁联运甩挂运输、跨区域网络化甩挂运输、甩挂运输联盟等示范工程。逐步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半径1000公里,覆盖北京、上海、福州、广州、重庆、成都、西安、西宁等城市的快速货运甩挂运输网络。

  城市公共交通

  建成“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主要任务:突出交通运输服务属性,推进民生服务升级。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客运出租汽车、轮渡等方式为补充,慢行交通相衔接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到2020年,主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超过60%,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推进行政村公路提档升级,实现四级及以上公路占比率达到100%;提升乡镇、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公路技术标准,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率达到100%。同时,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邾城、蔡店等一批客运站点,并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将村邮站逐步升级成为集农资配送、邮政服务和运输代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

  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启动并争取完成第四轮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以每年开通2条轨道交通线的速度,到2020年底形成4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武汉跻身世界地铁城市第一方阵;推进大汉阳地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轨电车线路建设,建设武汉火车站至吴家山等快速公交线路,形成大、中、常规运量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推进新城区政府所在地与乡镇、村之间实现公交通达,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客运服务均等化。

  不断创新公交服务模式,推出夜间公交系统,服务城市商圈,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在常规公交换乘优惠的基础上,探索推进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优惠;探索客运出租汽车服务新路径,深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设网络信息平台,有序发展网络预约客运出租汽车。

  物流

  基本建成国家物流中心

  主要任务:国家物流枢纽功能、物流组织服务中心功能、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功能显现,初步建成国内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和全球供应链管理重要节点框架。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万亿元,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

  加快“一港六园八中心”建设。按照“物流总部区、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四个层次布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阳逻港、空港、汉口北、吴家山和郑店综合物流园建设,适时启动国际物流港建设。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建设“轴辐式”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中心。充分发挥铁路在多式联运中的主体作用,推进铁路进码头、进园区,重点形成“一线串三点”(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汉口北综合物流园—阳逻港综合物流园)的武汉北部地区铁路货运走廊,谋划建设武汉南部地区铁路货运走廊(金口港—大花岭铁路物流中心—花山港综合物流园)。

  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一区两园”建设,提升国际物流保税功能;加快推进武汉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建设工作;高水平建设集国际中转、国际快递、国际货代、仓储保税及物流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国际航空物流港。推进电子口岸建设。

  撰文:朱宏伟 周萌萌 鞠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