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他提出工科大学要走理工结合的发展道路,并在母校创立了物理化学系,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理工结合的科技人才。

  在那段物质条件艰苦、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柯俊先生以对科学事业的忘我追求,立足国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耐热合金、永磁合金、半导体材料、超低碳贝茵体钢等一系列战略材料的研究,并非常注重解决工业生产、国防工业中的实际问题。

  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常说:“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二十四小时工作的”。

  (以上内容节选自《柯俊传》,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

  [“水稻候鸟” 坚持科研造福民族]

  朱英国,生于1939年11月,湖北罗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始终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坚持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相结合,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两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多个光敏核不育系,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实现了产业化,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1964年,朱英国院士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大学任教,主要从事遗传学和水稻方面的研究。1972年,朱英国开始进行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每年春天,他都要以最快速度赶到海南岛繁育水稻――这里现在被誉为中国种业的“硅谷”。春夏之际,朱英国和他的队伍留在湖北协作攻关,秋风一起,他们就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4月,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

  就这样,从1972年起,朱英国开始了他的“水稻候鸟”生涯,追逐田野的春天。

  “候鸟”之旅,是艰辛之旅。朱英国和武汉大学生科院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稻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新稻种与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在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经过多年寻找,朱英国在1984年3月发现了农家品种马尾粘中的一棵不育株。经过三年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

  凭借“红莲型”和“马协型”两项不育系科研成果,朱英国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朱英国说。

责任编辑 崔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