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之下,武钢将成为过去。宝钢武钢合并是中央再次启动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的第一步。“如果宝武合并成功了,河钢、鞍钢、首钢都会来效仿,如果这一着棋活了,很可能带动全盘。”

  熊少翀 2016/11/07

  来源:界面新闻

  “提早完成任务,武钢一号高炉。武昌今又成钢都,铁浪滔天奔注。”1958年9月13日,时年66岁的学者郭沫若有感而发,在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上寄调“西江月”填词一阕。

  这一天,武汉成为世界的焦点。作为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钢铁基地,武钢在当时“大炼钢铁、以钢为纲”的运动思潮下提前建成了一号高炉。第一桶铁水出炉时,举国欢腾,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亲自站在高炉炉台上见证。《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贺武钢出铁》,称该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武钢在中国钢铁产业版图中的地位由此奠定。

  时隔58年后,头顶“央企”光环的“新中国钢铁长子”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武钢集团),将宣告成为历史。

  9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新公司命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司”(下称宝武集团)。宝武集团总部位于宝钢集团所在地上海,武钢集团降级为宝武集团子公司。同时,武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武钢股份(3.140, 0.05, 1.62%)(600005.SH)将整体纳入宝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宝钢股份(5.690, 0.11, 1.97%)(600019.SH),武钢股份注销。

  国资委网站显示,新集团正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界面新闻记者获悉,现行合并方案是,原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的钢铁资产将整合,更名后的武钢集团将经营非钢产业,包括防城港项目在内的多项资产或面临重大调整,不排除剥离出售的可能。

  这场“超级大合并”正在火速推进。

  就在6月底突然宣布重组的前十天,宝武高层双双对外否认“合并传闻”,短短四个月后,新集团领导班子既已确定。

  一位武钢集团中层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新集团领导班子公布后,近期将会在上海举行宝武集团成立大会。宝钢集团已在上海建成了一栋新的办公大楼,正在进行内饰装修,作为宝武集团的办公大楼。

  “这件事既然已经启动了,又涉及到这么多职工、产线,所以能够早一天(完成)肯定是早一天完成。”刚刚被任命为宝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原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9月28日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宝武集团重组会择机挂牌。

  武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许书铭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如顺利推进,宝武集团预计在春节前后挂牌,宝钢股份纳入武钢股份事项,最迟在明年3月完成。

  近十年来,中国钢铁企业的合并重组并不少见,成功案例寥寥。此次中央启动新一轮兼并重组时,市场舆论中不乏质疑与担忧。

  肩负龙头示范使命的宝武集团跨出第一步后,业内屏息旁观。在宏观经济数据下坡、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面积亏损、债务危机不断升级的当口,从决策层到一线钢铁从业者,所有人都清楚,中国钢铁业到了告别以往失败的发展模式、走向现代化之路的时候。

  昔日“模范生”

  在冷轧硅钢、汽车板、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等产品领域,武钢集团长期处于“领头羊”地位。与此不相匹配的是,这家把持行业优势资源和地位的中央企业,近年却陷入了亏损泥潭,债台高筑。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中国货币网查阅武钢集团历年财报数据发现,该集团的亏损额正陡然攀升。2012-2015年,武钢集团分别净亏损12.69亿元、15.49亿元、84.32亿元、114.14亿元。

  截至去年底,武钢集团总资产1902.74亿元,总负债1446.84亿元,负债率为76%。这与武钢在创业初期乃至1970、1980年代的风光与辉煌,形成巨大落差。

  武钢的破土动工,承载着新中国的“钢铁梦”。建国之初,发展钢铁被认为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毛泽东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

  1952年3月,中央财委党组向中央报告称,有条件建设成为年产百万吨钢以上钢铁厂的鞍山、本溪、石景山、大冶四地中,在武汉附近的大冶地区兴建新钢铁工业基地是最佳方案。该提议很快获批,并列为苏联援建项目之一。1954年,苏联专家组将厂址最终确定在武汉青山,即为武钢。

  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铁水,标志着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大钢都诞生。

  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米七”项目是武钢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970年代初中国的轧钢能力不足,特别是板、管少,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中央提出由武钢建设“一米七”轧机项目,解决当时钢材品种匮乏、重度依赖进口的问题。“一米七”是指轧钢机的轧辊有效长度为1700mm,产品钢板的最大宽度为1560mm。

  1974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云集武汉,武钢“一米七”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并于1980年底投产。一米七轧机的产品分板、卷、带三大类,主要品种有汽车板、自行车带钢、镀锌板、镀锡板、船板、普通板和硅钢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将其称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一个转折”。

  1980年代初,武钢提出“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的口号,效果颇为显著,成为当时中央树立的正面典型。

  1991年2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回顾武钢1978-1988年十年间的成绩,称1982年武钢年产钢276万吨,废品多达26.7万吨,相当于当时一个中型钢厂的产量。

  1983年,武钢狠抓“废品减半”,年终废品减少14万吨,仅此一项获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这一年,武钢获得第一枚国家质量金奖。

  从1978-1988年的十年间,武钢的产量、产值、劳动生产率均翻了一番,实现利税翻两番。1990年,由于市场疲软等原因,钢材产量、产值均比上年减少4%左右,销售收入却仍增加近7%,利税净增1亿元。

  彼时,武钢也经历了养人太多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1992-2001年,武钢先后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剥离减员工作,累计剥离钢铁从业人员近10万人。然而,进入2000年以来,武钢又一次走上大规模扩张的老路,并在随后到来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坡中遭受重创。

  武钢困境并不能孤立看待。

  曾在鞍钢供职三十余年的钢铁资深人士马忠普对界面新闻记者称,武钢的巨额亏损一方面源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供需严重失衡、恶性竞争激烈等市场因素,另一方面是国企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导致企业经营战略失当。后者在早期市场环境有利于国营资本时体现得并不明显,但在眼下便被彻底暴露。

  “这些问题在国内普遍存在,并不只是武钢,酒钢、包钢、本钢、鞍钢、马钢都陷入了严重的亏损。”马忠普说,“出问题的不是武钢,而是整个中国钢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