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放弃

  新中国伊始,万象更新,古老的郧阳迎来了教育事业的春天。1950年3月,湖北省教育部门决定整合郧阳地区教育资源,成立省立郧阳联合中学,设立师范部、师训部,师范教育支撑其半壁江山。

  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54年,湖北省教育部门决定把师范部和师训部从联合中学分出,单独成立郧阳师范学校。于是,学校经历了第一次迁建。当年夏天,郧阳师范的三百多名师生背起行囊、搬着教具,来到郧县老城的新校址重新创业。行进在绵延的搬迁队伍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一位当时意气风发的年轻教师、现在已退休二十多年的学校老领导发出了如此感概:“当时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认为搬进新校园标志着学校新的开始,从此走上了广阔的发展道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搬而不可收拾,后面还有接连五次搬迁;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所年轻的学校竟如此命运多舛,种种曲折、坎坷和磨难都在前面等着她。”说着,满头银发的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新的家园是在旧郧阳府衙门和旧郧县衙门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郧阳府衙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虽然承受了四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但经过历朝历代不断修葺、精心维护,依然坚固、美观,飞檐翘角,曲槛回廊,雕梁画栋,显现出当年知府衙门的气派。这片雄踞于郧县老城中心地带的古老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与民居建筑的结合体,包括大小房屋二百多间,占地近二百亩。当时教育经费较少,学校对府、县衙门给予了充分利用,略作改造分别作为教师的办公、生活用房和学生的住宿、就餐场所。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扩建:在府衙后面新建两栋二层楼房,用作教室;在府衙一侧,开辟了一块五千多平方米的大操场。另外,新建了一座仿古风格的大门楼。这里,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宜人,活动场地开阔,交通便利,闹中取静。作为一所上世纪50年代新成立的师范学校,其办学条件确实是相当优越的。

  学校的师资力量更令人称道。尽管郧阳地处偏远,经济较为落后,但当时的郧阳师范却云集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人才。这主要归功于时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的王香山真心爱惜人才、用心招揽人才。这位来自山东老解放区的领导干部,以前当过校长,深知优良的师资对于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性,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敢于打破当时在用人方面十分流行的“潜规则”:不管本人历史与出身如何,只要是具有真才实学、现实表现良好、愿意为新中国服务的知识分子,他都热情地请过来,大胆地用起来。在王校长的感召下,各专业的中青年知识分子纷纷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地赶赴这所山区学校,他们很多人是毕业于燕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知名学府的高材生,其中不乏留学归来、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大学教授。郧阳师范成立时,王校长认为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对师资质量的要求更高,于是,他把很多骨干教师优先分配给郧阳师范。一时间,这所学校真可谓精英荟萃,藏龙卧虎,师资阵容很是强壮。提起当年的老师,一些老校友到现在还如数家珍,啧啧称赞。

  随着1954年秋季开学,学校的教学逐渐步入正常。在这个安宁的小天地中,教师认真教书,学生刻苦学习,终日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龙腾虎跃。悠扬的钟声,高昂的歌声,欢快的笑声,不时飞出校园,引来了无数人对这所当时郧阳地区最高学府的向往。郧阳师范人对物质条件没有更高的要求,大家铆足了劲决心好好干一番事业,为刚刚建立的共和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然而,这种良好的办学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四年。

  1958年9月,作为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部分——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郧阳师范校园处于淹没区,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必须迁移到郧县城区地势较高的位置重新建校。尽管所有师生员工都万分舍不得这个温馨而美丽的校园,可是,为了国家的千秋大业,全校上下毫无怨言,欣然接受了迁校的决定。于是,在1959年春天,学校又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迁建,同时也为后面四次迁建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