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县万和镇、殷店镇百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紧张地安装着支架、光伏发电面板,升压站、电网对接等工程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五年前,随州开始“卖”风和阳光,风电、光伏发电发展风起云涌,一举成为湖北新能源大市。

  “随州新能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创新发展的结晶,是对炎帝老祖宗‘开拓创新’精神的传承。”市发改委主任何运平说,“目前,随州已投产风电装机43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6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去年,随州市新能源发电量达8.61亿千瓦时,占随州全社会用电量的27.5%,减排二氧化碳28.2万吨,实现了经济和绿色效应“双赢”。

  随州兴起“风光潮”

  古时,炎帝神农制耒耜、植五谷、发明医药等,开启了伟大的农耕文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谈到炎帝精神,最为人们称道的便是“创新”二字。

  炎帝故里随州,无油、无煤、无气、少电,是湖北省唯一没有大型电源点的地级市。但随州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境内桐柏山、大洪山区域风能集中;光伏产业链完善,年产能达300兆瓦。  

  如何扭转电力劣势?

  随州市委、市政府勇于创新,提出发展新能源,用风、光发电来弥补“缺憾”。自此,一股“风光潮”在随州大地奔涌。国内能源“翘楚”华能、华润、中广核等纷纷抢滩随州,分享绿色发展红利。 2012年5月,华润二妹山风电场开建,打开了随州新能源发展的“大门”。随后,华能界山、华润天河口等一批风电项目陆续上马。2014年8月,湖北最大的光伏发电站——淅河马鞍山100兆瓦地面光伏发电站开工,让随州进入“风”“光”双腿走路时代。   

  “创新是炎帝八大功绩的核心内核,随州发展新能源便是传承其‘创新’精神的生动实践。”何运平说。截至目前,全市已投产二妹山、界山等9个风电场项目,累计装机43万千瓦;淅河马鞍山、光伏“五个一百”工程持续推进,太阳能发电装机达26万千瓦,随州的新能源装机稳居全省首位。

  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提到二妹山风电场,让华润公司骄傲的是,一期25台机组建成只花了7个月零7天,创造了“随州速度”。而一般情况下,风电场项目从开工到投产,至少需要1至2年时间。    这个“随州速度”是如何淬炼出来的?究其根本,是创新激发了内生动力。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贤江介绍,二妹山风电场项目在投资建设方面首创了两大模式:征地拆迁改变过去地方政府出资的做法,由业主华润公司提供征地拆迁补偿,其费用在今后税收中逐步扣除,进场道路也由公司先期垫付建设,逐步从税收中返还;在输配电网建设方面,改变过去由电网公司建设的做法,由华润公司自行建设并网,准许其每度电价提高1分钱用于资金补偿。省去了一系列繁琐的手续,风电场进场道路1个月打通,输电线路5个月建成,成功破解了两大瓶颈。如今,这两大创新在随州、黄石等地广泛应用。   

  不仅如此,随州市还创新了林地流转使用、项目融资、建设管理、要素保障、部门配合等机制,对新能源项目实施“一项一策”,现场协调解决,破解难题,不阻碍项目进度。    如今,全市新能源发展项目库中有55个项目,投资额达363.7亿元,形成了 “策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新能源格局。   

  市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光伏项目建设。2013年,光伏发电进入农户,采取市、镇、户三级共担模式,让农民在屋顶办起了 “发电厂”。目前,随州共有200多户家庭屋顶装上了光伏发电站,总装机近700千瓦。

  光伏扶贫领航全省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随州市创新地开展了光伏扶贫,在126个重点贫困村各建一座50千瓦的光伏电站。这一成功实践,得到了国家、省有关领导的肯定。国家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称赞随州是“湖北光伏扶贫第一市”。副省长任振鹤认为随州光伏扶贫动手早、起点高、效果好,为湖北产业扶贫创新了模式。126个重点贫困村,每个村的装机规模不少于50千瓦,年发电量不少于6万度,年收入可达5.5万元以上。广水市吕冲村村支书李兴国介绍,该村的200千瓦光伏电站,一年可获收益20余万元。“一个村有一个光伏电站,就是有了一个‘摇钱’银行,使过去的被动式‘输血型’扶贫变成主动式‘造血型’扶贫。”市扶贫办主任董高友说。   

  此外,随州市对建档立卡的6.5万户贫困户,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每户按5千瓦的标准建设,总计建成32.5万千瓦规模。今年计划完成4万户20万千瓦,明年4月底前将全部到位。

  今年1月22日,全省光伏扶贫现场推进会在随州召开,将光伏扶贫的“随州模式”推向了全省。

  创新,让发展有了不竭动力  

  近年来,在创新驱动下,随州新能源发展风生水起,向着新能源示范城市迈进。“十三五”期间,新能源领域将新增投资160亿元,新增装机200万千瓦以上。聆听随州山水,一曲“风光无限”的绿色发展之歌悠扬传来。(随州日报冯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