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堰市委书记 周 霁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2049,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进坐标。到那时,我们的国家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堰也将迎来建市80周年。届时的十堰将是怎样的一个城市?每一个热爱、关注、建设十堰的人都应该认真思索。
2015年初,我们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十堰2049”开展远景发展战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充分贯彻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国际视野,紧扣十堰实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和350万十堰人民,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为什么要谋划2049
2049,距今33年。光阴荏苒,沧海桑田。33年后的我们,绝大多数都将进入古稀耄耋之年;33年后的十堰,也绝不会是我们今天所能想象到的十堰。我常常想,以今天的眼界思维,去谋划30年以后的事情,会不会力不从心?会不会过于遥远?但静下心思索,其实明天总是始于今天,我们今天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部署,都将最终影响和决定十堰的明天。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眺望2049,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理性思索我们今天到底应该做什么才能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无愧于我们肩负的职责,无愧于350万人民的期盼,无愧于这个城市的未来。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一个地方只顾当前,不谋长远,最终会断送城市发展的前途,错失转型的良机。英国利物浦、美国底特律的衰落,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型,这些国际国内城市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百年大计,城市建设发展不能因为决策失误而犯方向性错误。方向来自哪里?来自伟大梦想的指引,来自科学规划的引领。站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放眼全球,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纷纷展开长远战略规划研究;环顾国内,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都将目光投向了本世纪中叶。
十堰是一个移民城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车聚人;十堰也是一个山区内陆城市,城乡二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十堰还是一个嵌入型城市,先建厂后建市,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十堰更是一个担负诸多重大使命的城市,历史上的“皇家道场”,当今的“京城水缸”、“华中绿肺”。由一个小山村成长为拥有350万以上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十堰的城市发展之路,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在这个剧烈变革、日新月异的创新、转型时代,编制十堰2049远景战略规划,就是为了少走弯路和错路,避免因一时的急功近利而给这座城市留下致命伤害和永久遗憾。
但得丹心为十堰,是非功过后人说。只要我们用心工作,科学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大势,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坚持不懈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就一定能够交出一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合格答卷。
二、跨越的起点在哪里
回首过去,方能面向未来;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十堰2049,不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更不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而是有其实实在在的现实依托。谋划十堰2049,必须准确把握市情,找准我们的优势和潜力,明确着力点和发力点,在新常态下用新理念、新思维编制规划,守住城市的根脉,照亮十堰的未来。
生态是立市之本。“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十堰山水交融,汉江、堵河贯穿全境,秦岭、巴山、武当山在这里交汇,大山大水、名山碧水、青山绿水的城市格局和特质在全国地级市中并不多见。全市森林覆盖率64.72%,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三项指标湖北第一,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十大低碳城市”、“全国氧吧城市50强”、“中国宜居百强城市”。宝贵的绿色山水资源是十堰潜力所在、优势所在,是十堰发展之本、民生之福,也是谋划十堰2049最坚实的基础。
人文是城市之魂。十堰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所在地、道家思想的发轫传播之地、东风公司的发祥之地,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秦楚文化、女娲文化、诗经文化、七夕文化、汽车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多彩绚丽,“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享誉中外,女娲补苍天、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丹朱封房国、庸助周伐纣、尹吉甫采诗经等中华民族许多古老传说和历史典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注脚,物质的历史遗存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相融并存。大山大水孕育了十堰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灵秀气质,大建设、大移民磨砺了十堰坚韧进取、担当奉献的精神品格,十星创建、一城好人彰显了十堰崇德向善、质朴厚重的文明素养。要进一步彰显十堰的人文之美,使之成为凝聚民众力量、加快脱贫攻坚、引领全市转型跨越的内生动力。
产业是强市之基。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落户催生了十堰的工业文明,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成就了十堰的日新月异。十堰建市40多年来,经济总量从1980年不足1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300亿元,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2.4%,从昔日的蛮荒小山沟发展成为今天的鄂渝陕豫毗邻地区现代化大城市,走过了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一百多年的历程,靠得就是汽车等主导产业的支撑。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十堰的特色产业、潜在产业、新兴产业做强做大。
开放是活力之源。十堰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开放息息相关。自唐尧至唐、宋的官员流徙,使相对闭塞的十堰始终能够跟上时代政治与发展的潮流;春秋战国以至两汉时期的“朝秦暮楚”和躲避战乱,为十堰带来了南北相融、东西交汇的多元文明;明代“南修武当山、北建紫禁城”,使十堰成为皇室家庙;明清以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和流民避难,造就了留存205年、辖鄂豫川陕65县的郧阳抚治,使十堰一度成为钳制汉江三千里流域的“雄藩巨镇”。进入新中国,三线建设、二汽发展,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用40多年时间,造就了一个现代化的汽车之城。可以说,没有开放,就没有现代化的十堰。近年来,我们全力助推东风·沃尔沃战略合作,创新开展与京津冀地区的对口协作,加快武当武术、文化走出去步伐,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及重大招商项目,全力推进武当山机场、四条高速、汉十高铁等交通建设,变边缘为节点,城区由山城向山水城迈进、向全国45个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迈进、向开放前沿迈进。但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我们的开放还不够,“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程度都还不高,建设开放十堰、创新十堰,仍是我们必须补齐的一块短板。
三、我心中的十堰2049
遥望2049,我们满怀憧憬;展望30年后,我们充满希冀:届时的十堰,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实现转型跨越、绿色崛起。
2049的十堰,应该是一个山水交融的生态之城。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美丽十堰全域水源区、全域生态区、全域风景区,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景中,百里车城美如画、滨江新城诗意栖,“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清新的空气、丰收的田园”将成为现代十堰的新常态。
2049的十堰,应该是一个文明厚德的人文之城。十堰地域特色文化交融并蓄、竞相繁荣,历史文脉有机融合到城市风貌之中,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文精神成为城市的精神财富和靓丽名片,十堰成为文明之城、精神高地、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
2049的十堰,应该是一个绿色转型的产业之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果,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区域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中心。
2049的十堰,应该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贫困人口全面小康,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十堰成为一座人人向往的养生之城、和谐之城、幸福之城。
四、谋划2049应该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1。坚持规划引领。规划设计是城市工作的先导、龙头和坐标,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位。
要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性。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更不是社会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机又复杂的“生命系统”。要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实现各类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有效预防和化解城市病,确保区域性中心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要体现城市风貌的特色性。突出“秦巴流青、丹黄点晴”风貌特色,正确处理好自然与人文、“传承”与“弘扬”、“拆旧”与“建新”的关系,保持城市个性,统一城市风格,让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相得益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天人合一。
要增强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始终坚持依法治市、依规建城,切实增强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要注意留白、勇于留白,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2。守住生态底线。生态是十堰的根基。要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树立问题导向,把生态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坚决守住十堰的生态底线。
要保护好山体。山是城市的绿肺和脊梁。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妥善处理好山体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关系,严格划定山体保护红线和中心城区开发边界,加快山体生态修复和山体保护立法,坚持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显山透绿、拆违还绿,打造点上成景、线上成带、面上成片的绿化体系,真正“把城市轻轻安放在山水之间”,让市民共享更多绿色福利。
要呵护好水系。水是城市的命脉。要按照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持续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确保每一条河流都“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要坚持山水相融。牢固树立“顺应自然、道法自然”、“人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让山水与城市、生态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共融。要多给自然“种绿”,多为生态“留绿”,治理大气污染,保护好森林、湿地、湖泊、河流等生态细胞,让城市能“呼吸”,与山水共“脉动”,形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水墨山水风貌。
3。推进产城融合。“产业强”才能“城市兴”。要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把十堰打造成华中地区重要的新经济集聚地。
推进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加快推进以三产融合为方向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新概念、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壮大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城区退二进三、园区产业聚集和融城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发挥资源特色优势。以武当山为龙头,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水源牌、武当牌、汽车牌、文化牌,把每一座山体、每一条河川、每一个城镇村庄、每一项重大基础建设项目都当成景区、景点来打造,让节点变景点、城区变景区,仙山秀水互动、生态人文一体、景点景区互联、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加强与西安、洛阳等周边旅游景区互动,构建以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为核心的产业新模式,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圈。
4。传承文化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规划建设既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物质的遗存,更要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和精神之根,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要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城市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遗迹为代价。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留住十堰特有的文化“基因”,彰显城市建筑的可识别性和可阅读性。保护城市文化遗存,不能简单算“经济账”,要从“保护历史文物也是政绩”的高度,算整个城市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城市发展持久收益的大账。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街道、古建筑,尽量采取保护第一、修旧如旧、传神传形的方式保留原貌,千万不能“拆真古迹、建假古董”,包括有些工业遗存也不要随便拆毁,一定要保护好承载着一代代十堰人情感的珍贵城市记忆。
要注重城市精神的塑造。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要顺应群众求富求美的新期盼,深入挖掘、提炼、弘扬十堰城市精神,使之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迈向2049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城市的意义在于关心人、陶冶人,让所有人生活的更美好。要始终坚持文明兴市,持续教化人心、强化家风、转变政风、淳化民风,努力打造“人文十堰”,让十堰成为一座温润而富有人情味的幸福城市。
要注重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培育新的文化经典,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让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交流交汇交融中发扬光大,建设“文化强市”,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增强群众文化自信。
5。体现以人为本。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的核心是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着力解决市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的宜居性,推进从“土地城市化”向“人的城市化”跨越。
要解决好人的问题,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城,所以盛民也。”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集中和聚集,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变化,就是一部人口迁移史和城市发展史。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是在人口聚集中走向繁荣,在人口凋零中走向衰败的。十堰城市发展,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一是十堰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城市所聚集的人口。要充分发挥十堰移民城市的特质,张开开放包容的双臂,用最好的政策、一流的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在十堰创新创业、安居乐业,把十堰建成区域性的人才高地。要把人口战略放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把握好城市人口的规模、结构及变化趋势,科学编制十堰人口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增长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相一致,为未来人口留下空间。
要解决好交通问题,提高城市通达能力。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更是迫切的民生问题。十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面向2049,要充分发挥“川陕咽喉、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水陆空、地上地下、中心城区和郊区的立体交通路网,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完善互通路、构建全域旅游路,形成快速交通大循环体系。
要解决好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服务问题,提高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功能配套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内在要求。要树立短板意识,坚持共建共享,把地上地下的公共建设综合起来,把城市建设与民生工程统筹起来,科学规划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布局,建立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
6。深化改革开放。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准,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作为内陆城市,十堰的短板在开放,十堰的后发优势也在开放。必须以开放的眼界、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战略,通过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通过改革开放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交流目的地,建设国际化的新十堰。
要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对口协作等历史性机遇,立足自我、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规划打造各类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平台,着力优化十堰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功能环境、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宾客到十堰旅游观光、投资兴业、问道养生。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畅想2049,我们既要登高望远,敢于有梦;更要埋头苦干,让梦想照亮征程。只要我们不断奋斗,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奋力前行,十堰就一定能够转型跨越、再创辉煌,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人文、新经济”的绿色生态宜人家园!
(摘自《十堰2049》)